|
全场比赛,除了首节中国队以高命中率压制对手取得两位数领先外,其余大部分时间打得都不如波兰队合理。这也是对手能够迅速反超并领先大半场的原因所在。 中国队的阵容“硬伤”是缺少锋线球员。篮球运动分为五个位置,各个位置各司其职,各有作用。尽管NBA勇士队位置模糊的“小球战术”一度风靡篮坛,但在场上,他们仍有明确分工,而不是其他位置能够随便顶替的。 事实上,中国队打得风生水起的一段,正是中锋牵制、外线开花的结果。而被波兰队逆转的那一段,也正是中国队祭出三后卫的结果。这一点,中国队主教练李楠不可能看不到,但周鹏与丁彥雨航伤退,令他对其他锋线球员产生极度的不信任感,以致几乎不给除翟晓川外其余同位置球员任何机会。这样“瘸脚”的阵容,自然给了老练的波兰人取胜的机会。 如果周琦在最后35秒不随便送出一个进攻犯规;如果他最后13秒两罚全中,帮助中国队领先到4分;如果李楠不是布置战术让对手停表罚球;如果周琦发球不失误;如果李楠最后不叫那次暂停;如果赵继伟加时最后10秒发球成功……哪怕只有一个“如果”成为现实的话,中国队就应该拿下比赛了。但世上没有“如果”,这么多机会都通通浪费掉,真的不多见。 这就是细节的魔力,无声无形,却直接影响成败。波兰队最后对边线球的防守、最后几攻的执行力都很完美,这是最后完成看似不可能的逆转的最主要原因。尽管他们在欧洲算不上顶级强队,但在细节方面比中国队做得更好。这就是两队之间的差距。 纠结一场比赛的胜负没意义,但看清与对手的差距,承认不足,才能继续提高。当中国队的细节做得比对手更好,胜利就会水到渠成。 羊城晚报记者 周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