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苏记遮”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 |
制图/杜卉 |
梁智华(1871年—1952年),字淦泉,乳名苏虾,广东顺德人。梁智华少年时,因家贫而穿街过巷当“收买佬”(收购旧物小贩)谋生。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收买破铜烂铁、故衣杂架。 当时人们出门遮阳挡雨,多用油伞,伞面是油纸所做,伞骨为竹枝。这种伞用烂了就只能当柴火烧,但后来洋伞传入,伞面用布做,伞骨用钢枝做,比油伞经久耐用得多。由于洋伞的钢骨大部分是日本、德国造的,在时人眼中,洋伞成了时髦、贵重的物品,拥有一把洋伞,是富贵人家的象征。很多人的洋伞用烂了也舍不得丢,修修补补再用,直到修无可修了,才卖给收买佬,那些钢骨也是值钱的。 梁智华感到这是一个商机,他把收回来的烂洋伞的钢骨拆下来,重新上漆翻新,卖给一些专修洋伞的摊档,当时的钢骨靠进口,十分昂贵,梁智华的二手货居然很受欢迎。 有一次,有个顾客让梁智华帮忙修一下洋伞,他把洋伞的结构研究了一番之后,发现其实很简单,于是,他不做卖二手伞骨的生意了,干脆自己开铺修伞。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梁智华在惠爱西街(今中山六路)顶下了半间铺面,开了一间“梁苏记遮店”(粤语称伞为“遮”),专修各种洋伞。后来生意越做越旺,他不满足于修伞,开始自己造伞了。他采用的伞骨是真正的进口货,不再是翻新的二手货了,并对顾客做出“绝无漏雨,永不脱色,纯正钢骨,免费包整(修)”的承诺。 梁苏记遮在坊间的名气渐渐大了,梁智华感到惠爱西街的店铺太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便到高第街开了一间规模颇大的梁苏记遮铺,前店后厂,生产“梁苏记遮”。 当时的制伞行业,已有顺兴隆、广兴隆、兆安隆三大店家,所谓“三隆”遮的招牌,在广州非常吃香。梁苏记半路出家,要与他们一争雄长,必须有自己的独门绝招。而梁智华的绝招就是“四比”:比价钱,比质量,比牌子,比信誉。 比价钱就是梁苏记的伞比别家的贵,别人卖五元一把,他卖八元。因为钢骨遮本来就是高档商品,价钱贵让顾客产生“这才是高档货”的感觉;比质量就是梁苏记的出品,比别家的质量都好,别家的雨伞铁磨盘容易生锈,梁苏记改为铜磨盘,用铜线取代铁丝来固定伞骨,既美观又耐用,所以他敢承诺“永久保修保用”;比牌子就是重视宣传,梁苏记经常在电台、报纸做广告,让梁苏记遮的品牌深入人心;比信誉就是重承诺,守信用,梁苏记的店内悬挂着两面镜子,一面写着“如不合意,原银奉还”;另一面写着“永久保修保用”,他是说到做到,绝不欺骗顾客。 1919年,国内爆发“五四”运动,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风潮席卷大江南北。日本造的雨伞在广州也受到市民的抵制。梁智华看准这个机会,赶制了一批以“中山装”命名的蓝布伞,送到广州西瓜园(今人民中路)的国货展览会,好评如潮,获得嘉奖,成为驰名省、港、澳的爱国产品。梁苏记全盛时期,在省、港、澳等地开设了15间分店,产品远销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 梁智华晚年,把产业分给几个儿子继承,在广州、香港、九龙、澳门、新加坡等地开了多间分店,有的仍以“梁苏记”为招牌,有的改为“梁桂记”“梁荣记”等。1952年梁智华在香港逝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苏记在广州的几家分店合并为广州五羊制伞厂,其后又与其他厂合并为广州制伞公司。 1986年正值梁苏记百年志庆之际,梁智华的孙子梁春发在香港报纸刊登广告,宣布光荣结束香港的梁苏记遮厂。当时引起轰动,掀起一股抢购潮。梁苏记的故事由艺术家编成《人间有情》舞台剧演出。 但随后,梁苏记第四代传人梁孟诚宣称,梁苏记的招牌是由梁智华的三房后人共同继承的,由他这一房继承的梁苏记招牌,并未结束,在香港的西九龙和沙田仍有分店。因此,梁苏记的故事还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