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崛起,营商环境改革交出养眼成绩单……

增城凭借独有魅力 吸引牛企落户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9月27日        版次:T10    作者:宋昀潇、刘镇、增宣

    

     美丽的曾江   巫国明 摄

     增城工厂内的机械手臂 宋昀潇 摄

  提起增城,你会想起什么?

  是硕果累累的荔枝?是全国牛仔之城?是关于何仙姑的美丽传说?

  这些是,但又不全是。你可知增城70年来经济迅猛发展,现代工业突飞猛进——1949年,增城工业总产值仅为393万元;到2018年,这一数值增长到1347亿元。

  七十年来,增城现代工业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实践,是新中国建设进程中的一抹剪影,展现了增城人民勤劳勇敢的奋斗精神。

  激流勇进,抢占先机。增城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战略机遇,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描绘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宏伟蓝图。

  挂绿湖畔,一张张增城独有的亮丽名片正在华丽闪耀。

  文/羊城晚报记者 宋昀潇 通讯员 刘镇 增宣

  

  腾笼换鸟 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

  从广州市中心向东40公里,就会到达全国最大的牛仔服饰集散地——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

  从新中国成立前的现代工业寥寥无几,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服装纺织产业繁荣,增城工业诞生了自己的第一张“名片”——新塘牛仔。鼎盛时期,全球每3条牛仔裤里就有1条来自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

  但金山银山,比不上绿水青山。2018年,增城对新塘环保工业园76家洗水漂染企业实施全面关停搬迁,这一年,牛仔服装产值在规上工业产值的占比由2015年的23.13%降至9.64%。

  笼既已腾出,引进何种高附加值产业?坊间说法不一。2018年召开的中共广州市增城区委一届五次会议是增城继续高速发展的决定性一步。会议上明确将大力引进高质量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重点围绕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金融科技上下游产业链,打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汽车产业上,增城已先后汇聚了3家整车生产企业,15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了研发中心、物流配送、汽车销售等相关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的完整的汽车产业链集群。

  在广汽本田增城工厂的生产线上,一排排拥有“智慧大脑”的黄色机器人整齐划一挥舞着“长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工艺。在这里,每年有48万台轿车下线并走进全国市场。

  与此同时,北汽广州公司生产车间里,其四大工艺工厂设备项目均采用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先进设备。冲压厂的压机自动化项目来自瑞士GUDEL;焊接机器人来自世界顶级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的KUKA公司;总装的检测线来自全球汽车制造业领先的设备生产厂家德国DURR公司。

  “近几年来,我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目前已经达到了1/5以上,成为全区产值规模最大的产业。” 增城区科工商信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李越高介绍道。

  随着增城第10.5代液晶面板产业项目落地,增城还将瞄准液晶面板产业链,率先在开发区推动“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建设,构建“8K画面分辨率+5G传输技术”协同发展,打造8K全产业链。

  此外,总投资100亿元的平安(增城)科技硅谷项目也于去年落户建设。项目计划导入汽车、科技、金融、大健康四大产业,为增城金融科技产业领域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科技发力 增城智造名片很亮眼

  机加工、部装、总装……一架高达15米的顶吊循着轨道来回作业,组装线上的机械手不停运转,电子荧屏数据不断跳动,一台台注塑装备从增城博创智能工厂组装出机。

  在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创)这个“工人稀少”的生产车间,装载了全球最先进的ERP系统,首创电箱智能组装线及在线智能检测检验平台。平均只要15天一台定制的注塑机就能在这里装配完成,将从这里配送至全国各地以及英国、南非、新西兰等国家。“生产的二板智能注塑机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注塑设备,它的生产工序比传统工艺减少50%,周期时间缩短30%。”博创品质管理部经理林发亮说。

  与博创情况相似的,还有索菲亚家居公司。索菲亚虽是传统企业,却利用高新科技,为企业赋能。在索菲亚家居司米橱柜工厂里,客户在系统中下单后,系统就自动分解板材数量,设置尺寸标准,安排封边和开槽。数字化生产系统给每一项工作都做了精确的计算和安排,确保精准、快速地把产品供应给市场。

  同处于增城开发区内的广州华创化工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则是一家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高性能纸基纤维复合材料领域研发出了许多领先世界水平的产品。然而,由于产品应用方向较窄,企业发展初期,研发资金保障成了一大难题。

  转机出现在2016年,增城出台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1+4”科技政策,为提升企业“含技量”添动力。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8年期间,增城共累计拨付资金2.71亿元,用于扶持申报“1+4”科技创新政策的项目。

  一路“飘红”的各项科技创新指标,也预示着增城已成为珠三角最具活力的创新区域之一。与2015年相比,2018年,增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60家增加至43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10家增加至40家,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1.53%增加至2.78%,专利授权量由787件增加至3009件。

  2019年,增城针对 “1+4”科技政策进行升级修订,印发了《广州市增城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扶持办法》和《广州市增城区科技创新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新政策对汽车及零部件、高端智能装备制造、IAB、NEM等重点产业有了较大力度的倾斜。

  在技术创新、科技引领下,增城制造正逐步转变为增城“智造”。

  

  争相落户 营商环境吸引众企业

  营商环境是滋养企业发展、创新创业的丰厚土壤,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增城,则在营商环境改革,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之所以选择落户增城,不仅是因为考虑到工业基础和增城开发区后发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被增城招商引资的诚意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打动。项目筹建过程中,政府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协助我们办理用地选址、项目审批、报批报建等一系列前期工作,使得项目能够如期开工。”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广州)有限公司综合事务部部长匡正说。

  匡正说,在项目落户增城3年多的发展过程中,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增城的营商环境不断在改善,公司从注册到发证只用了两天时间。

  除了行政审批方面不断压缩时间、简化流程外,对重点项目主动服务、提前介入也是增城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大“秘笈”。

  在广州江铜的CR3700连铸连轧铜杆生产线上,平均每1分钟就可生产1吨铜杆线,年产量高达40万吨。在如此高的生产强度下,任何小的闪失都可能会造成企业巨大的损失。为保障广州江铜稳定运营,增城开发区大力实施“一企一策”,充分发挥管委会、办局、服务专员三级协调机制能效,高效解决企业在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为有效而快速地解决企业在筹建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增城还实行了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制——由区领导担任年产值(营业收入)前30名企业、总投资5亿元以上筹建项目的服务专员,属地镇街领导担任其他年产值(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总投资亿元以上筹建项目的服务专员,以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动工、早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