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遥望海的那边

中国银行与侨汇的故事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9月27日        版次:T19    作者:戴曼曼

     纽约台山华侨救济难民

     张伯艺与亲人在旧时“下南洋”的樟林古港合影

     芝加哥华侨救国后援会支援抗战

    

  文/戴曼曼

  侨汇,又称侨批、银信,是从19世纪开始,远渡重洋的海外华人努力谋生将钱通过民间渠道以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的书信和汇款凭证,是认识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民间生活的珍贵史料。其中,广东潮汕、客家地区和福建侨乡地区主要称为侨批,五邑侨乡地区多称为侨汇、银信。

  “侨批的故事要从我爷爷说起咯。”——谈起侨汇,年近90岁的中国银行退休员工张伯艺总能想起很多往事。张伯艺出生于1932年,从他爷爷开始,家里就经营着一家叫“永兴盛”的批局。他从十几岁开始在批局当“批脚”(送批员),到1989年在中国银行汕头分行华侨服务部退休,见证了侨批业务伴随新中国成立、成长的整个过程,更是其中的参与者。

  朝花夕拾,奋进在新时代的我们聆听张伯艺等老人的故事,重温历史的吉光片羽,追溯祖祖辈辈漂洋过海、怀情赡家的艰辛与不易,依然可以看到侨批——这颗被饶宗颐先生誉为“海邦剩馥”的璀璨明珠熠熠生辉。在这些故事中,以中国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到侨批侨汇办理的过程中,履行着帮助海外华侨支持振兴中华、建设家乡、赡养亲属的责任担当,刻画了生动的历史纹路。

  不能阻断的家国情怀

  抗战前夕,中国银行在国外已设立了多处分支机构。抗战爆发,各外商银行先后停业,侨批积压、延迟解付等问题时有发生。

  为了使汇款及时解付,将救国钱、救命钱尽快送到收款人手中,1943年9月,广东中行先后在肇庆、台山等省内重点侨区增设分支机构,办理侨汇业务,减少流程,便利侨胞侨眷。

  在肇庆、台山等地,广东中行还自行设立无线电拍发密电,以利电汇畅通。1922年出生的谭启明于1942年进入台山中行工作,在他的回忆录里详细地描述了“金融天线”的搭建过程:“所谓‘电报汇款’,是在原有行址的四楼天台,银行自设无线电台,由香港一同回来的无线电收发报务员两人,跟中国银行总行的报务员沟通,每日约定时间,准时互相发收华侨电报汇款……中国银行系统本身制定了电波的长短信号,代表着各个英文字母,由收报员快速地记录下来,这时的英文字母记录,仅仅是代表一种来电密码,再次要由译电人员凭中行特别制订的译电手册,翻译成为汉字词语后,一笔申报汇款才算完成。”电报汇款使阻断的侨汇通道有了疏通的方法,华侨争相通过这种方式办理汇款,仅台山中行每日收到的电汇就达数百笔。

  此外,广东中行与纽约中行加强联动合作,为华侨办理电汇收款人编码,按照密电号码即可找出对应的收款人,简化了电文内容,华侨汇款进一步提速。

  国难当头,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中国银行竭力缓解战时侨汇堆积、延迟解付的问题,搭建了抗日救国的金融天线,联动海内外抢抓救亡图存的生死时机,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壮大贡献了赤诚的金融力量。

  不曾蜕化的惠民初心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走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中国人民更懂得患难与共的深刻意义,都在用实际行动和务实举措相互扶持。从1940年到1957年,就有一笔侨批存款在历经十多年风云激荡的岁月后最终在中国银行兑现。1940年,旅泰华侨陈某先后两次各汇3000元存放在中国银行梅县支行,6000元在当时来说是一笔巨额的存款。后来由于时局变动,而且陈某错过了1953年重新登记的时间,存款的存折、印鉴又不慎遗失,这笔存款一直无法领取。

  1957年,中国银行梅县支行秉着保护华侨正当利益的态度,认真负责地查找了十多年来的档案资料,查出这两笔存款的原始凭证,经办该笔业务的侨批局也出具证明和旁证,并查出这两笔侨批存款的数额、时间、编号及存期等具体情况,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6000元的侨批存款在走过激烈变迁的十多年历史后最终得以折价兑现。

  信息公开是广东中行热心服务侨胞侨眷的另一举措。1947年4月15日,为便利侨胞办理侨汇及掌握相关信息,广东中行发刊第一期《粤中侨讯》,并决定于每月十五日定期发行。刊物的主要内容包括侨汇动态、侨务消息、侨乡近况、存汇款手续、归侨须知和侨胞通讯等。

  任凭枪鸣炮响、风云变幻,华侨桑梓之心未因岁月而异,中行人也一直在恪守笃信的职业品质和普惠民生的初心。

  不能忘却的“批脚”故事

  据张伯艺介绍,1958年汕头市的民营侨批局联合经营,归中国银行汕头分行领导。有牌照的批局可以去邮局领取寄达国内的侨批,再到中国银行完成兑换,逐封将侨批装入现金和盖章后,由“批脚”们按照片区分线路递送。

  张伯艺回忆,油纸雨伞、铁皮箱、挎包、自行车,是当时“批脚”们的标配,至今在中国银行汕头分行还保留着当年送批员的铁皮箱。

  送批不仅是一件体力活,更是一件脑力活。由于侨批上的姓名和地址通常表达得比较模糊,或收款人搬迁、离世等原因,“批脚”必须熟悉所负责片区各户人家的情况,比如宗族亲戚关系、华侨所在国家、上次寄钱的时间和金额等,这些信息全靠送批员熟记。张伯艺开玩笑说,中行的送批员肯踏脚力愿出苦力、会听乡音熟知乡民,是最“脚踏实地、耳聪目明”的人了。

  “批脚”的工作虽然苦累,但也很甜蜜。乡亲们见到他们就如同见到亲人,因为他们带来的不只是钱物,更是海外亲人平安和挂念的音讯。遇到不识字的侨眷,“批脚”还会帮着念批、写回批,与侨眷共享亲情。收到侨批的乡亲们通常会煮上一碗甜鸡蛋,感激和犒劳他们的辛勤付出。那时候到边远村庄送批,会无法当晚返回,乡亲们也会热情留宿,以尽地主之谊。

  这些淳朴的故事是张伯艺等“批脚”回忆里的美好瞬间,或许不曾惊艳过时光,但绝对温柔过岁月。他们用自己的质朴与勤劳,构建了时代的微观颗粒,使新中国壮丽的70年历史变得具体、细致、鲜活。

  不断提升的

  专业素养

  改革开放的步伐渐渐走近。

  20世纪70年代,根据全国侨汇业的经营情况,国务院对加强私营侨汇业管理进行了统一部署,明确规定侨汇业由银行接办,至此,历时一个半世纪的民营侨批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作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接办侨汇业务的中国银行深谙业精于勤的道理,苦心孤诣练好专业内功。广东中行先后于1973年12月和1980年7月两次编写了《侨汇解付手册》,为全省侨汇解付工作提供指引,侨汇解付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侨汇解付手册》对解付侨汇提出了基本要求:必须贯彻“谁款谁收”的原则;做到安全、便利、迅速,防止错、乱、压、慢;做到保送、保密、保证存取方便;做到侨汇解付快、收条寄出快、疑难侨汇处理快、答复查询快“四快”,以及宣传政策好、服务质量好、积累资料好、反应情况好、交流经验好“五好”。

  随着广东经济形势的日益发展和科技开发的不断进步,广东中行从1988年起,将计息、转存利息等大量繁重的手工操作工作转为电脑操作,为华侨、侨眷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

  21世纪,中国银行主动融入全球化的金融网络中,科技应用愈发成熟,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汇款手段持续提速,延续着竭诚尽心、专业负责的服务态度。从海的那边到这边,现在真的是近在咫尺了。

  如今,我们徜徉在闹市里,曾经早出晚归送批的泥泞小路变成了车水马龙的柏油马路,批局林立的骑楼早已变成树藤缠绕的网红打卡地,唯有屋檐上的野草像历史的守望者,好像还在等待伴随良人而归的侨批。

  这一切,都在讲述新中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