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老“白天鹅人”忆当年酒店盛景:

市民拖家带口来白天鹅参观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0月10日        版次:A09    栏目:家国春秋    作者:施沛霖

    

  话当年

  羊城晚报记者 施沛霖

  时间定格在1972年。那时刚刚上山下乡、招工回城的彭树挺被分配到广州酒家工作。他在广州酒家的第一份工,是凌晨2点起床跟着师傅蒸排骨饭,接着洗脏盘子,到次日早上10点下班。那时候餐厅厨房烧煤,三个月后,为腾出更多的时间在厨房偷师学艺,他又主动申请当起又脏又累的“搓煤工”。

  提起计划经济的时代,彭树挺仍清晰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物资缺乏,养殖户也没有积极性。“为了保证售卖的鸡足斤足两,广州酒家的师傅只能将三只鸡拼成两只出售。”——可见当时市场上的鸡个头有多小。街市上没有什么食材出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点心蒸笼从厨房拿出来,刚到门口,就已经被客人抢走了。当时有得吃已经很不错了。”

  彭树挺没有想到他日后将进入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见证这个中国酒店业的“奇迹”。

  1983年,白天鹅宾馆在广州沙面开业。彭树挺从广州酒家调任白天鹅宾馆餐饮部副经理,后升任酒店副总经理。彭树挺回忆,宾馆开业伊始,就坚持“四门大开”,迎接各方宾客。一时间,看热闹的市民拖家带口蜂拥而至,宾馆里人山人海。甚至还有农民挑着鸡来白天鹅,想来看看那么漂亮的酒店里面长什么样。

  原来,以前进宾馆酒店吃饭住宿都要单位介绍信。到酒店看望住店的亲戚,临走还要签名、销号。所以当时白天鹅宾馆“打开门做生意”,不啻为一个创举。“如今,大家都有机会全国走、满世界走,见多识广的广东人住过最好的酒店,吃过最靓的美食。这才会倒逼着餐饮业进步,不断地进行文化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