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香港作家系列10

唐睿:“边缘人”令故事更精彩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0月27日        版次:A08    作者:彭国裕

    

    

  

  □彭国裕

  彭国裕:《脚注》的故事大部分都发生在“徙置区”之中,“徙置区”在香港文学中是一个很独特的文学场景,其他作品似乎未有提及过,创作原型是否就是您儿时住过的钻石山寮屋区?

  唐睿:首先我得说声抱歉,因为当年“年轻作家创作比赛”的评审之一许迪锵先生就曾经向我指出,《脚注》中描写的其实不是“徙置区”,而是“安置区”,前者主要是七层的,就像从前石硖尾的七层徙置屋邨大厦,后者则是《脚注》中描写的一层或两层的平房,因此读者在理解小说中的场景时,可能会混淆。不过所幸的是,小说的主题正正就是要讨论记忆的可靠性,地域用词上的混淆,正好可以强化这方面的讯息。的确,“安置区”在香港文学的小说作品之中是独特的,就我所见,暂时未有其他小说作品以“安置区”作为场景。我小时候的确曾经短暂在钻石山寮屋区住过,此外我也曾在观塘康宁道一带的安置区短暂住过,这两个地方都是《脚注》中各个场景的原型。

  彭国裕:《脚注》中的人物十分多样化,例如有身份可疑的寿林叔、似傻不傻的阿叶、疑幻似真的肥文,但一直以来都没有人对小说的人物作分析,您认为应该如何去解读他们?您在小说第一章摘录了圣经《利未记》的引文,提醒大家要善待在我们生活中的“异乡人”,而事实上《脚注》之中大部分角色都是“异乡人”,像退役的国民党军人九叔、在徙置区里开店的印度尼西亚婆婆,甚至是主角黎军,“异乡人”是否小说的一个主题?

  唐睿:首先,《脚注》中大多数的人物都是有原型的,例如“黎军”,我在法国读书的时候真的有个中国同学叫“阿军”,于是便顺手拈来,成为《脚注》的主角。又例如“阿叶”,我在钻石山寮屋区居住时真的有类似这样的一个人物,疯疯癫癫的,印象十分深刻。《脚注》中的人物未必每个的性格都十分鲜明,但他们总有一两样东西会令你记住。此外,不知你有没有留意,《脚注》中活跃的人物多数都是小童和老人家,他们活在安置区内,不假外求,也没必要经常走出去,这是我刻意安排的。另外,你提到的“异乡人”,不免令人想起法国作家加缪的小说《异乡人》,以及有关“存在主义”的问题。我创作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挖掘得这样深,在我看来,《脚注》中的所谓“异乡人”,其实都是“边缘人”,他们的身份暧昧,生活在异乡,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但我认为他们是香港的财产,他们的存在令我们的故事更加精彩,这正是“脚注”的原意,因为正如我在小说的序言中提到,“脚注”在一本书里,是一个暧昧的存在,它一方面很边缘、微小、甚至轻易就会被人遗忘,但它的存在却正是要提醒大家不要忽略边缘的东西。

  若以“存在主义”作简单的分析,所谓“身份”是很主观的论述,究竟谁是“中心”,谁才是“边缘”?这个标准谁来订立?这些恐怕都不容易厘清,因此我们绝不应该排挤他们。最后,关于如何去解读《脚注》中的人物,我创作时并没有什么刻意的铺排,但有一点数据可作参考,你刚才提到“阿叶”的疯癫形象,在犹太文学中,就有很多有关“傻人”或“疯子”的笑话,我硕士论文其中一个研究对象——作家辛格的小说作品也有这个特点,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之中也有一侏儒角色,背后可能蕴含着某种讽刺意味,你都可以参考一下。

  彭国裕:我较早前看过黄仁逵的一篇访问报道,他说文学创作应该“在内容布局上出其不意,视其为游戏的一部分”,事实上他的散文集《放风》之中有不少篇章都有这个特点,在最后几句一次过推翻整篇文章的叙述。我读《脚注》第三章的时候也有类似观感,这是受到黄仁逵的影响吗?

  唐睿:《脚注》结尾的铺排,我并没有太过刻意,这一章有什么“作用”,相信由读者去作进一步研究会更好。黄老师在创作上最厉害的地方,是将绘画的“视觉记忆”转化为文学的文字,他让我知道两者是贯通的,我在《脚注》中运用了不少意象,某程度上也是基于这意念。

  我知道你的论文打算以“记忆”为主题,我可以分享一次跟黄老师习画的趣闻供你作参考。某次,有一位客人光顾黄仁逵的画廊,希望购买他的画。这位客人说他家中有一张紫色的沙发,希望黄老师替他拣选一张合衬的画作挂置在沙发上面,黄仁逵二话不说将他赶走。黄老师当时分享这事,主要是提醒我们创作人有些底线是不能逾越的,不过黄老师谈完这事后,又饶富意味从创作的角度跟我们说,如果真的要挂,可挂一张白画纸,这样就最平衡,因为一张白纸在被画上第一笔之前,无论是构图、色彩、比例都是最平衡的,而当我们在它上面动上第一笔,这个平衡就被破坏了,于是我们后面所画的其他笔触,都是为了重新建立起这被破坏了的平衡与秩序。回到“记忆”的主题,或许在《脚注》的第三章,黎军的不完整记忆,或是没有按照精神治疗师的指示去记住或遗忘什么,可能就是最平衡的“白画纸”。

  唐睿,薪传文社社员,曾获第一、二届大学文学奖(诗、小说)及第廿九届青年文学奖(散文、儿童文学)。香港教育学院教育学士,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大学文学学士、比较文学硕士,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首部小说集《Footnotes》曾获首届新鸿基地产及三联(香港)合办之“年轻作家创作奖”,以及第十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小说组双年奖,简体版《脚注》由花城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从事文学及创作教育多年,曾于香港公开大学任教电影艺术及创意写作课程,后转职香港浸会大学语文中心,现于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及创作系任职助理教授。另从事法汉文学翻译,译有《行脚商》(散文)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