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博洲 台湾作家 十月廿三日从重庆转往上海。廿五日,台湾光复74周年纪念日。午后,出席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在上海图书馆主办的“寻找祖国三千里——失落的台湾医界良心(1895—1950)”史料图文展开幕式,并做了一场主题讲座。 三年來,我已应邀策划编撰过“幌马车之歌——钟浩东蒋碧玉的乱世恋曲”与“反殖民与台湾光复”等专题图文展。这次的展览则以台湾医界先进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追求祖国统一和社会进步而奋斗牺牲的光辉事迹为主题。时间跨度则从日本据台到1950年。 1895年,日军在台北举行始政式后的第三天,就因为侵台之时为疟疾等热带传染病付出惨痛代价而积极改善殖民地的医疗卫生设施,以遏止疫病的流行。1899年又为了“培养台湾人医师与公医候补者;利用台湾的地理环境研究热带医学”而成立“台湾总督府医学校”,展开以台湾人为对象的医学教育。然而,殖民者的医学教育与设施从来就不是为了被殖民者的健康着想。民族歧视的医学教育养成的台湾医学生,也在医者孙逸仙的感召下,在辛亥革命前后展开联系祖国前途的民族解放运动,从谋划暗杀袁世凯到推动全岛的文化启蒙运动,进而领导农民运动与新文学运动。中国的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们又涉险克难,投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回归祖国而奋战。台湾光复后,他们纷纷投入关乎民众生命健康的医事重建与防疫工作,也投入了2·28人民起义,进而在认识整个中国政局后投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最终扑倒于台北近郊的刑场,化泥无痕。 随着这些革命医者的肉体被消灭,日据以来台湾医界的良心也随之灰飞烟灭。在长期亲美反共的意识形态控导下,台湾医界丧失了中国心、祖国情与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从而让“台独偏向”成为主流。我想,重新认识日据以来台湾医界的史实与情怀,当能逐渐找回失落的台湾医界良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