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航天育种就是种子“上天”?

杨利伟:需经过3到4年时间、2到3次育种选种后才可以使用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1月27日        版次:A01G    作者:徐振天、张豪、梁怿韬、黄于穗、李静、李宗泽、赖伟敏

     杨利伟接受采访 徐振天 摄

  羊城晚报讯 说到航天育种,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遥远和“高冷”,对航天育种的印象仅仅停留在“把种子带上天再带回来”。11月26日,航天英雄、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到广州黄埔区参加“航天育种2019论坛”之际接受采访,他表示,航天育种是科学研究的一个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的育种选种过程。

  种子“上天”后还需“落地”

  “我在第一次飞行的时候,当时载人飞船上也搭载了种子”。杨利伟介绍,航天育种是科学研究的一个过程,普通种子并不是“带上去”就能用。“我在飞行时‘带上去’的种子,经过了3到4年的时间、2到3次的育种选种以后,再把其中对我们人类有利的种子品性保存下来,最后才可以使用。”

  我国航天育种产业发展30年以来,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在关键技术开发、重要种质创新以及品种选育和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提到航天员在航天育种中的关键作用时说,“航天育种是科学实验中的一项,航天员是航天育种实验的直接实施者,这是航天员的一份责任,将来还会有大量的科学实验需要航天员去参与”。

  在当天的“航天育种2019论坛”上,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梁小虹回顾总结了我国航天育种事业30年来的主要成绩和经验,提出联盟今后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作为全国性共谋发展、互助协作的航天育种共享平台,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哪些作用?梁小虹表示,首先,联盟要把国内航天育种和相关领域专家组织起来,汇聚科研力量,深入进行航天育种机理研究,完善理论研究。其次,航天育种是发展未来农业很好的载体和途径,联盟在转化研究成果的过程中要注重产业化,扩大应用推广范围,让航天育种的发展成果惠及“三农”。

  关于公众对“航天育种是不是就是转基因”的担忧,梁小虹在受访中特别提到,航天育种不是转基因,它是借助空间诱变手段实现的一种物理诱变方式,所产生的变异在本质上与生物界的自然变异没有区别。

  中国航天育种具国际竞争力

  作为“第二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的重要环节,26日的“航天育种2019论坛”中,刘录详、雷振生等航天育种领域专家针对“航天育种助力未来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开展了主题报告;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与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等7家区域战略合作伙伴进行签约;联盟新聘请8位委员会专家,同时纳入15家单位作为联盟新成员。此外,联盟还正式发布和启动了《航天育种发展报告1987-2018》蓝皮书的编写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联盟新聘专家之一加琳娜·涅赤塔伊洛既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也是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谈到中俄两国在航天育种方面的合作时,她表示,中国航天育种在国际上非常有竞争力,中国不仅做过了俄罗斯之前所做的一些实验,还在此基础上新增了很多方向,比俄罗斯走得更远。

  “俄罗斯目前还在组建各种航天育种基地,而中国已经将航天育种发送到了月球,这是俄罗斯之前没有做过的,中国的航天育种在国际上极具潜力和竞争力。”加琳娜·涅赤塔伊洛说。

  中国航天育种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航天事业多年来的积累和沉淀。“这么多年来,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发展迅猛,我们突破了载人航天的天地往返、出舱行走和交会对接三大技术,为下一步的空间站建设和航天育种搭建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我想这也是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类发展做出的一份贡献。”杨利伟说。

  (徐振天 张豪 梁怿韬 

  黄于穗 李静 李宗泽 赖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