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曙 |
李小军《折山入梦》(漆画) |
谢郴安《和煦时光》(油画) |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12月19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获奖暨提名作品展开幕式、颁奖仪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产生39件“中国美术奖”创作奖,包括10件金奖、13件银奖、16件铜奖。据统计,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共选出了4202件入选作品,其中广东入选作品总数达383件,从上一届的第四位上升到了首位。排在第二位的是北京,山东和浙江紧随其后。除此之外,广东省水彩粉画、综合画种的入选作品数都是全国第一,中国画、油画、漆画、雕塑、版画、壁画、实验艺术等画种的入选作品数均位居全国前三。来自广东的李小军的漆画《折山入梦》、谢郴安的油画《和煦时光》获得铜奖。日前,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主席、广州市美协主席汪晓曙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粤港澳美术家族联动 羊城晚报:日前全国美展结果揭晓,以此作为标准之一,如何评价最近这些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美术创作? 汪晓曙:近年来,广东在建设文化强省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文艺体系的构建,为全国美术事业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今年年初,随着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热潮澎湃而起。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成立,将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为契机打造文化湾区。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旨在为祖国70华诞献礼,这也是2019年广东美术及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创作活动的重头戏。作为大湾区的主体,广东在这届展览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在全国入选的4202件作品中,广东入选了382件,入选数为全国第一。从广东入选作品的画种来分析,其风格流派更趋多样,广东的水彩、水粉和综合画种的入选数都位居全国第一,体现了广东开放、进取、包容的精神。 今年广州承办了“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港澳台邀请展暨海外华人作品展”,与上一届美展相比,港澳地区在本次展览中,无论是参与人数,还是作品件数,都有明显的增加。从作品来说,其艺术种类明显增加,质量水平也有显著提升。其中,香港的作品总数240多件,入选76件作品(含进京作品9件),其中包含中国画、油画、雕塑等不同画种,很多香港美术家都在作品中表现香港回归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在描绘香港民俗、风光的同时,也流露出他们血脉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和认同。而澳门特别行政区入选52件作品(含进京作品4件),澳门地区涌现出很多中青年美术家的精品力作,并且雕塑作品尤为突出,整体作品面貌既有对澳门市井生活的人文关怀,也有对历史变迁和生态环境的深入思考。港澳地区引人瞩目的是艺术家们在作品中抒发了对家乡、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流露着中华儿女心系祖国的真诚之情,传递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今后,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将继续联动湾区家族,合力将港澳与内地更好地凝聚在一起,并以此为世界之窗,开展湾区与世界的美术交流、创作。 羊城晚报:比起几个传统的美术创作大省,大湾区美术创作还存在哪些不足? 汪晓曙:基于广东地区自身而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原因,湾区九市美术创作自身发展具有相对不平衡性,港澳两地因历史原因长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内地传统文化存在部分断联,缺失了一些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但也因此产生了与内地迥然不同、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不能片面地看待。 解构重组的前沿阵地 羊城晚报: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成立已近一年。建构“粤港澳大湾区美术”这样的一个想象共同体的基础在哪里? 汪晓曙: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海上丝绸之路要津,链接下的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之间历史渊源深厚,共同承袭着岭南文化、广府文化,既有不同的特质,又因地缘相近,同饮珠江水、同讲粤方言而形成了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的特征。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核和紧密联合的人文价值链植根于优秀的中华文化与岭南文化基因中,加之国家实施大湾区战略的推动,将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与世界级的文化窗口,形成了资源共享、需求互补、交通便利的独特优势。因此建设湾区不仅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更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合作和发展。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的成立,拥有着非常良好的人文积淀。作为联盟的主管单位,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将会在未来工作中,与联盟单位一起思考大湾区美术发展问题,深化大湾区九个城市与两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努力构建大湾区美术收藏、研究、展陈的世界格局,提升国际影响力。 近来,粤港澳三地之间文化交流活动频繁,通过艺术资源共享、艺术协会合作、巡回展览等方式促进湾区兄弟城市交流互鉴,文化互动,已然成为新时代下的一种趋势。 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将团结湾区广大美术家及美术工作者不断推出有政治高度、有人文关怀、有学术立场和艺术品位的文艺活动,推崇建设“大美术”理念格局,借助“大美术”把三地共通的中华传统、岭南特色的文化根脉紧密联结,令三地艺术花朵竞相绽放,共同促进大湾区的文化融通和艺术繁荣。 羊城晚报:与世界上其他湾区相比,如东京湾区、纽约湾区等,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构上有什么特点? 汪晓曙:首先是政治制度的不同,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以及东京湾区不同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并不是在同一个政治经济体制下运行的。粤港澳大湾区实际上更趋于一个独特的“中国模式”。内地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作为自由贸易港,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这和内地存在较大差异。其次在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不同。“一国两制”是粤港澳大湾区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最为重要的优势。在此制度下多样性和互补性是粤港澳区域合作的优势,也可成为推动合作的动力。 在政治经济多重影响之下,湾区文化建构虽与三大著名湾区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相比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着根本的不同,它生长于更加多样性、差异性、活力性的文化土壤中,其最本质的核心概括来讲是异质共存的文化特征,其中涵括了广东、香港、澳门三个毗邻而居但又具有差别的地区。港澳两地在历史中受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颇深,但本质上中华文脉根深蒂固。另外,大湾区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点为主体,四点生发同时联结周边城市的共生,这种特殊性造就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区域性空间与越发模糊的边界。相对于内地文化,港澳地区在西方交流嫁接更具活力,是中西文化交融、解构重组的前沿阵地,所以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构上要以尊重差异性与多元城市文化为基础,发展多元文化共生,消除壁垒,促进港澳文化与穗文化的关联互动。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羊城晚报:在全球化时代,画家创作中的地域特色是否有所减弱?如何看待艺术中的地域特色? 汪晓曙:“全球化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说其好在于对于画家而言,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可以见识很多所谓“新鲜”的艺术表达方式,说其不好是因为太过于去追求“新鲜”的东西,会忘却艺术创作中的内在本质的表达和内心的艺术追求。全球化时代影响了画家在创作中题材的选择、表现方式、风格的形成,抹去了画家群体之间交流互动的障碍,打破了地域的隔膜,以往的地域性特色,甚至国家民族特色也必然随之减弱。“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化共生共融的浪潮下,我们依然要保持、坚守和发扬国家、民族的地域特色文化,这是民族文化不能断的血脉。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加强了三地文化交流、合作、发展,在此趋势的影响和带动下,具有湾区地域化特色内容的美学作品将涌现出来,它们引发和承载的精神活动将会让大众耳目一新。 羊城晚报:港澳两地美术在大湾区文化建设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汪晓曙:从历史看,港澳两地美术,分别是在英国与葡萄牙殖民统治下,在其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香港以岭南特色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并不断吸纳西方现代艺术造型元素,呈现出一种中西结合的面貌;澳门同样以中华文化为主体,与葡萄牙所带来的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艺术风格相交汇,具体呈现出一种以西式水彩、油画、版画为主的艺术形态。两地同样都是多元共存的文化,是东西方文明的结晶。港澳美术是一种自发的、感性的、广泛性的移民艺术,兼具脱离正统、偏离规范的独特个性,彰显出港澳两地大湾区在文化建设中的特殊地位,与湾区内地各市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