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首席评论

治理竞赛热,必须治理竞技教育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1月06日        版次:A02    栏目:时评    作者:熊丙奇

  □熊丙奇

  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全市性竞赛活动,全市性竞赛活动实行清单管理制度,清单每年动态调整一次。据羊城晚报报道,1月3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出《广州市教育局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市性竞赛活动的管理办法(试行)》(下文简称《管理办法》),要求从严控制全市性竞赛活动。

  去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指出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有的存在严重“应试”倾向,有的与招生入学挂钩,有的名为发展教育实为谋取利益,各类竞赛造成了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这类问题,在地方性的竞赛活动中也存在。广州此次发布的《管理办法》,也是为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在清理竞赛时,治标还必须治本,要抓住“竞赛热”的根源。

  当前的竞赛热,主要有两大原因形成:一是有的竞赛和招生入学挂钩(或者变相挂钩),家长为让孩子获得入学的优势,才让学生去参加竞赛,以及与竞赛关联的培训;二是虽然竞赛并不与招生入学挂钩,但是,家长希望通过竞赛来检验孩子的学习效果,还有的家长甚至把孩子竞赛获奖作为“脸面”加以炫耀,导致一些只缴钱就获奖的“山寨竞赛”,也受到家长追捧。

  针对前一方面原因,治理竞赛热,应严格执行招生政策,禁止学校和机构合作,以及坚决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特长生招生——即严格做到规范招生。如果这个方面的原因不能得到有效治理,竞赛热还会依旧。

  总体看来,某些地方在降低竞赛的择校(升学)功能后,家长仍热衷竞赛,这无疑与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单一有关,中高考就用学生的考试分数排序进行录取。家长让学生参加竞赛,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多学一点、学难一点,以提高考试竞争能力。就如奥数,多年前,为治理奥数热,我国各地着手取消奥赛中高考加分,以及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不得和奥赛获奖挂钩。可是,在取消奥赛加分以及和升学挂钩之后,奥数热依旧,原因在于很多家长送孩子参加奥数培训、奥赛竞赛,是为了把数学学难一些,提高数学成绩。可以说,在教育竞技的背景下,培训和竞赛都是竞技化的手段,培训热和竞赛热,都是教育竞技化土壤培育出来的。

  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竞赛热,除了规范竞赛组织,规范学校招生,还必须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引导学校办学进行多元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培养。在多元教育中,竞赛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作用,而不至于不管学生有无兴趣、特长,都去参加竞赛。就像奥数,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却没有我国的“全民奥数”现象,在美国,只有5%~10%对数学有兴趣的孩子才选择奥数。

  至于家长把孩子竞赛获奖作为“晒娃”的资本,则暴露出家长功利的家庭教育观,这种功利的教育观,也和竞技教育有关,家长不是关注孩子自身的健康成长,而是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有焦虑的攀比心态。在攀比心态促使下,无论对培训,还是对竞赛,都难免失去理性,这也导致培训、竞赛鱼龙混杂,出现培训和竞赛乱象。

  概而言之,要治理竞赛热,就必须治理竞技教育,不能让孩子在一个跑道上比拼且比出“输赢”来。从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兴趣培养看,比出“输赢”的竞技教育,是反教育,泛滥的竞赛热,则是反教育的表现之一。

  (作者是知名教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