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碧水重现 鱼鸟回归 深圳治水有何“密码”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1月10日        版次:A10G    作者:梁栩豪

    

  羊城晚报记者 梁栩豪 

  那些“聪明”的水鸟,总是在用翅膀“投票”。

  它们醉心于寻找环境优良、植被丰富的水域,并在此栖息繁衍。水鸟集聚数量的多少,是一片水域生态好坏的“分数牌”。

  漫步在深圳市大沙河生态走廊,入耳尽是鸟鸣声。广东碧水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深圳通过生态管理手段,创造稳定可持续的本土生态共生系统。如今,雀鸟成群的大沙河生态走廊,成为深圳的治水典范。

  在这场碧水攻坚持久战中,深圳不断创新各类治理手段,一次次向水污染开战,一点点给黑臭河流治病。至2019年年底,全市所有黑臭水体已不黑不臭,其中101个达到国家地表水V类,实现了从黑臭到具备景观水体功能的蜕变。

  水鸟、绿丛、游鱼……这些曾因重度水体污染而消失的物种,正逐渐回归。这背后,潜藏着深圳的“治水密码”。

  治水治城相融

  重塑生态和谐关系

  大沙河北连长岭陂,南入深圳湾,总长约13.7公里。从高空俯瞰,它宛如一条“绿色飘带”,贯穿深圳南山区全境。

  近日,记者探访大沙河看到,冬日河畔依然碧波荡漾、白鹭群飞、百花争艳,一片盎然生机。难以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水污染的“重灾区”。

  大沙河整治至今已历时近25年。1995年,大沙河治理以实现防洪达标为主;2018年,解决水体黑臭问题;如今,则进入治水融城阶段。多年过去,整治成效令人欣喜:2018年6月底,流域内744个小区全部实现雨污分流;河流水质显著提升,基本稳定或优于Ⅳ类,提前两年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水质改善后,深圳市遵循“生态优先”理念,通过生态管理手段,为大沙河创造稳定可持续的本土生态共生系统,重塑城市与河流的生态和谐关系,将治水与治城相融,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纵观大沙河整治历程,可理清其中治水脉络:推进流域堤岸防护,提升水环境和水生态,再凸显流域城市功能价值。生机勃勃的大沙河生态走廊,成为深圳治水新标杆。

  治水敢为人先

  交出先行示范“答卷”

  放眼深圳水系,每条河流皆留下了治水攻坚的痕迹。

  自2016年深圳向水污染全面宣战以来,为在最短时间内扭转污染局面,深圳超常规推进治水,涌现了许多系统、创新的做法。

  打破以往“条块分割、零敲碎打”的模式,深圳创新推行“大兵团作战、全流域治理”,招选大企业统一实施,推动治水工程大幅提速;坚持源头治理,坚定不移推行雨污分流技术路线;在全国首创成立城市流域管理机构,对流域涉水事务进行统筹协调、管理和调度;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汇聚50多家国内外一流机构组成深圳市治水提质技术联盟,聘请多家单位制定九大流域水系综合治理方案;畅通监督渠道,创新“志愿者河长+检察长”公益诉讼制度……

  在茅洲河、深圳河、大沙河等河流碧水重现的背后,折射出深圳清晰的治水思路,回应了人民对碧水蓝天的向往。“在这场碧水攻坚战中,政府牵头,社会参与,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共同推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不断摸索、创新和尝试,深圳治水已建立起一套成熟、高效的机制。

  在2020年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之际,深圳率先以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碧水蓝天图,交出了先行示范的生态“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