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1月19日        版次:A10    栏目:人文周刊·小小说    作者:杨丽琴

  □杨丽琴

  车窗外飘起了雪花,絮绒一般轻盈慢舞,车厢内响着呼噜声,此起彼伏。

  “咯咚”,车子颠簸了一下,常贵的头猛地一歪,滑到了窗玻璃上,他微微睁开眼睛,把身体摆正了,头又靠回到椅背上,慢慢地闭上了眼睛,耳边却响起儿子脆生生的声音:“爸爸,给我买一个大汽车,能自动跑的,还买一把大枪,会唱好多歌的。”说着还“呜呜哇哇”地模仿起来。

  常贵咧开嘴笑了,睁开眼,抬起头,看了一眼行李架上用胶带缠得结结实实的两个纸箱子,心里不觉一阵快慰。他掏出手机,打开,点开微信,又点开最上面标注着老婆的头像,使劲地翻了翻,点了一个语音,贴在耳边:

  “常贵,票买好了吗?哪天回来?儿子,儿子,想要什么,跟爸爸说。”

  “爸爸,给我买一个大汽车……”

  “嗯嗯,明天我去买。顺便把车票也买了,争取早点回家过年。”

  “他奶奶的,老板说,要到腊月二十以后才能结到工钱。小兰,你有什么需要买的?”

  “我什么都不缺,家里年货也早打好了。你别急,这一年来的工钱就看这年尾了。”

  小兰说话时,常贵还听到儿子在一旁说话的声音。他清楚地记得,年头从家里出来时,儿子只会简单地叫爸爸妈妈,现在已经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了。他伸出右手,抹了抹窗玻璃上的水雾,将脸凑了上去,脑子里全是儿子……

  车窗外,雪越下越大,天地之间莽莽苍苍,洁白一片。车速明显慢了下来,这30小时的车程才走了16个小时,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到家?

  “我估计明天上午到家,遇上这鬼天气,也没办法。”

  车上有人无奈地打着电话,常贵收回了视线,他又将头靠在椅背上,车厢里暖气开得很足,加之车子轻微的摇晃,他又朦朦胧胧地有了睡意。迷迷糊糊里他已经到了家门口,小兰向他瞪了瞪眼,一扭头走了,儿子也在一边大叫着:“走,你不是我爸爸!”

  “小兰,是我,我回来了。”“儿子,我是你爸爸呀!”

  常贵着急地喊着,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

  “轰隆隆——”一阵机器的轰鸣声,车剧烈地颤抖过后,忽然停了。常贵醒了。两个师傅一左一右跳下了车,车厢内响起一阵躁动声,有怨天怨地的,有来回走动的,有埋头玩手机的,也有旁若无人吃东西的。

  心烦气躁的常贵又掏出了手机,胡乱地翻了翻,翻出了儿子的照片:他翻到儿子刚出生时一脸皱巴巴的胎儿照,那年,儿子出世,正赶上工程紧,没请得了假,小兰给他传了这张照片。还说,妈说,像他小时候。难道他小时候也是这副模样?常贵又向后翻着,看到儿子憨态十足的百日照,小兰说,儿子能吃能睡,他笑了笑,这一点倒是像自己;再翻,是儿子健康可爱的一周岁照,去年,要不是转了工地,他一定会回去给儿子过周岁。唉……最后一张是前几天的,两岁多的儿子,虎头虎脑的,手里拿着一把玩具枪。儿子好动,喜欢舞枪弄棒,和自己小时候一样一样的,现在自己老了,也老实了。常贵看着,心里不觉暖暖的。当然这些点点滴滴都是小兰跟他说的,他忽然意识到,作为父亲,他没有真正地拥有亲子间的那种深切的欢爱,他与儿子之间的欢爱,其实是在这一张张照片里,是在小兰描述的话语里。

  常贵有一种急切地想抱一抱儿子的冲动,心里愈加地急不可耐起来。他开始怨恨起老板,要是早点结了钱,他就能早一点高高兴兴地回家。继而,他又开始怨恨起自己,要是提前去买了动车票,也不至于抛锚被滞留在这里,现在一家人也早已经团聚了。常贵想着,忍不住拨通了小兰的手机。

  “嘟——嘟——嘟——”响了好一会儿,小兰才接了:“你到哪了,我在厨房忙菜呢!”

  “快了,快了,估计还有五六个小时就到家了。”常贵一边说着,一边望着茫无边际的雪天。

  “不急,我们等着你吃年夜饭!有话到了家再说,我要赶紧去忙了。”

  “儿子,爸爸快到家了。”

  常贵听到小兰叫儿子的声音,虽然有点远,但他清晰地听到了,他的眼睛紧盯着手机,眼泪不由得在眼眶里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