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清远农家”“善美韶农”“万绿河源”……

广东兴起地域型区域公用品牌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1月21日        版次:A07    栏目:今日·广东    作者:陈强

  羊城晚报记者 陈强

  1月18日,“清远农家”首届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上,清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清远农家”正式发布,首批获得“清远农家”品牌商标授权的42家农业经营主体获颁授权证书。这是继河源、韶关之后,粤北的第3个农业大市推出市级层次的农产品地域型区域公用品牌。

  记者了解到,单品型区域公用品牌在广东农业领域已经行之有年,如德庆贡柑、英德红茶、潮州凤凰单丛茶、罗定稻米、珠海白蕉海鲈等,都颇具知名度。但类似“清远农家”这种全品类的地域型区域公用品牌,则是新近的产物,广东正兴起地域型区域公用品牌。

  A、粤北3市均推出区域公用品牌

  清远市农业品牌促进会会长吴林峰告诉记者,清远市作为农业大市,孕育了丰富、优质的特色食材,全市有“东陂腊味”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及原产地证明商标23个,26家农业企业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数量均居广东前列。

  “目前,清远市农业品牌呈现‘多而散、小而弱’特征,无法形成品牌合力。”吴林峰告诉记者,为了扩大清远市农产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启动了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清远农家”工作,“清远农家”将代表清远市的农业对外推广展示,是一个全方位代表清远市农业的公用品牌。

  不同于某一单品型区域公用品牌,“清远农家”作为地域型区域公用品牌,代表的是清远区域内农产品整体形象的名片。吴林峰表示,希望通过吸引更多的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使用“清远农家”品牌商标,抱团发展,共同经营、维护好“清远农家”这个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提升清远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事实上,广东不只清远重视申报、推广农产品地域型区域公用品牌。去年12月30日,韶关市政府在“韶关优质农产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发车仪式暨韶关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善美韶农”区域公用品牌,剑指打造全品类、全产业链的韶关农业区域公用品牌,让众多“小而美”“小而精”的韶关特色农产品能够形成整体,拼船出海。

  更早一点的去年8月,河源市发布了《河源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万绿河源”标识使用管理细则》,披露河源市确立了“万绿河源”作为河源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委托专业设计师设计了“万绿河源”商标,还委托第三方对涉及农业的12个大类进行了注册,打造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

  B、区域公用品牌后续管理考验智慧

  相较于单品型区域公用品牌,地域型区域公用品牌通常是全品类、全产业链的授权使用。比如,只要是清远市的农业企业都有权利申请授用“清远农家”。那么,如何避免品牌“泛用”和未授权生产经营单位“滥用”等问题,成为区域公用品牌管理的关键所在。

  清远市农业品牌促进会会长吴林峰告诉记者,清远市组建了清远市农业品牌促进会,负责“清远农家”区域公用品牌商标的注册、运营、管理等工作,从而规范后期商标的使用和管理。“企业只有经过促进会品牌管理小组的考核才能授予‘清远农家’品牌。”

  “目前,国内农业生产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生产者众多,农产品标准难以统一也是一个问题。” 吴林峰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擦亮“清远农家”这一清远市农产品的区域公用品牌,接下来要根据现代农业、安全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的要求,制定出系列的“清远农家标准”。

  记者了解到,河源市也是行业协会来培育当地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万绿河源”。具体来说,由河源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与“万绿河源”商标使用人签订的使用合同,送交河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存查,并报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知识产权局备案。同时,协会须对河源市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及产品质量进行跟踪检查、监督,并依法提请有关部门调查处理侵权、假冒等案件。

  记者了解到,“万绿河源”商标使用者还按照红、黄、黑三级,分列红榜、黄榜和黑榜进行监管。对于列入“红榜”的单位,优先给予各类扶持项目,可自动延期使用“万绿河源”商标;对于列入“黄榜”的单位,需根据协会要求进行整改;对于列入“黑榜”的单位,三年内不得使用“万绿河源”商标,并通报市级相关监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