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河南焦作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一处充气城堡被吹翻,西虢镇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6名受伤儿童无生命危险,正在医院接受观察治疗。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善后工作正在进行,有关信息将持续跟进公布。据悉,此次充气城堡被吹翻在河南已非首次,此前数年,河南屡发,造成不少幼童伤亡。(4月27日澎湃新闻) 充气城堡又被吹翻,六名受伤儿童均无生命危险,这可说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在此之前,类似事故已一再发生,在付出了“孩子殒命”的沉重代价之后,隐患似乎仍未排除、规范依旧未曾确立。在那些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生意红火的充气城堡中,谁也不知道接下来“爆雷”的是哪个。事实上,被媒体曝光的充气城堡吹翻事件只是少数,还有很多“伤害轻微”的小型意外,习惯性被忽视和放过了。常态性的疏于管理,注定了风险会被不断累积,直至酿成大祸。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过去“无规可依”的状态,近年来针对充气城堡的标准化体系,已经趋于完善。2019年,《充气式游乐设施安全规范》出台,对于充气城堡的生产、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均作出了细致限定,可以说是条分缕析、无所不包了。根据这份“规范”,充气城堡要进行锚固点拉力试验,确保每一个锚固点和地锚可以承受1600N 的拉力;此外,风速大于8m/s时,禁止使用……然而,纸面的“规范”,真的落到实处了吗? 现实中,大量充气城堡尤其是村镇、郊区等偏远场景下的充气城堡,完全是“个体生意”,要么是个夫妻店形式,要么是“一个人包圆”。其日常运营,完全是凭感觉、靠经验。在这种粗线条的管理模式下,经营者当然没有意识、没有能力对充气城堡进行“拉力试验”,甚至懒得精准测量风速。回顾过往案例,太多被风吹翻的充气城堡事件中,都说不清楚彼时彼地风到底是多大。如此粗枝大叶的“风控”,几乎就是暴露在风险中裸奔了。 包括河南焦作此次的案例在内,一些高危城堡多潜伏在农村,其并非专门的、独立的儿童游乐场所,而是依附于农家乐、乡村游等关联产业存在,“小而散”的特征决定了,公共监管很容易顾之不及;而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有关充气城堡的监管框架设计,本身就是存在缺陷的。按照现有规定,充气城堡并未被划入“大型游乐设施”之列,故而也就不属于“特种设备”,不需要接受定期强制检验。 实际上,某些大型充气城堡的体积、质量、运行高度等指标,与“大型游乐设施”已经相差无几。并且,考虑到其频频出事的高危属性,完全可以考虑参照特种设备加以管理,充分用好登记注册、定期检验、强制报废等制度工具。一言以蔽之,唯有监管升格,方可把风险压下来、把孩子保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