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热点评论

围观“李俞大战” 多点克制和理性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4月29日        版次:A04    栏目:要闻·焦点    作者:朱昌俊

  □朱昌俊

  新一轮的当当网“李俞大战”仍在继续。这边忙着宣布夺权成功,甚至着手“组阁”,那边则是挂失公章,以“闹剧”定性回应,“李俞大战”接下来还有怎样的剧情,到底会如何作结,目前恐怕谁也不敢打包票。但可以肯定的是,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夫妻间的恩怨一旦闹到舆论场,再简单的事也将变得复杂化,处理的成本也相应会更高;而公司主权的界定,李国庆“先发制人”召开的股东会所形成的决议是否有效,这些最终都只能由法律来给出答案。

  客观说,知名夫妻反目、富豪“宫斗”、公然“抢公章”,由这些“关键词”串联的剧情闹到舆论场,注定是一个不小的“瓜”,也很容易让“吃瓜群众”兴奋。需要提醒的是,类似的“私人恩怨”最终诉诸舆论,结果闹成“一地鸡毛”的现象,近些年似乎变得越来越常见。到底是什么让本应该止于私下解决的事情或者说是“战火”,动辄“烧”到公共舆论场,是什么让公私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或是围观“李俞大战”的同时,合格的“吃瓜群众”该有的深层次反思。

  目前已不乏有声音认为,看似“剑拔弩张”的“抢公章”剧情,很可能与上次怒摔杯子的举动,都是某种营销策划的一部分。这样的推测,就目前的信息看,或有诛心之嫌。但是,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带来的网络舆论场的活跃,当下的不少事情,包括一些衍生的舆情事件,其背后的真相,确实越来越让人有“雾里看花”之感。事实上,不少现实案例表明,有些看似“突然”的舆论热点背后,往往有策划之手的推动,而一些本来简单的事情,最终却被舆论绑架,走向意外的结局。总之,在信息过载、事实难觅的“后真相”时代,“吃瓜群众“确实需要多一点耐心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不能随便被各式来路不明的信息“投喂”给带节奏。

  “一瓜未熟一瓜又落”的“吃瓜”生态,或许为不少人的生活增添了谈资,但就打造健康的信息环境以及对公共问题的关注而言,其实并非好事。对“狗血”剧情的围观热情,或许契合了人性,但类似的“瓜”一次次引发舆论聚焦,不仅对公共利益少有增益,相反,可能还刺激了一些“表演者”的故意迎合,试图借舆论之手达成自己的目的。这或也是舆论“燃点”越来越低,各式各样的“瓜”多到让人目不暇接的重要原因所在。

  随着网络舆论场的兴起,似乎所有问题最终都可能变为舆论话题,这显然难言正常。公私边界乃至是非边界越来越模糊,以及舆论场的低幼化、浮躁化等问题,理当获得足够的正视。

  “瓜”事不断的舆论场,“吃瓜群众”多一点克制和理性,如不轻易搞道德站队,多一点事实“洁癖”,下判断前多问个“为什么”,或许就不至于被各种无聊的“瓜”所扰,舆论场也就能够多些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