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不知不觉】

文体背后文学观的差异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5月10日        版次:A07    栏目:人文周刊·七杯茶    作者:

     钟红明 上海《收获》杂志副主编

  我的视野里,现在很少有标注“报告文学”的,多的是选择“非虚构”。究竟是换汤不换药,还是观念的变化所致?当人们说凡是好的非虚构作品,都是绕过了报告文学的“尸体”时,必定是认定了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衰微,本质上是因为“文学观”发生变迁。报告文学因为过度工具化、脸谱化,虚构和真实边界的模糊乃至失控,而被人们避用。

  看到许多地域的、家族的、疾患记录的非虚构作品,它们的叙事精神都指向了“真相”“真实”的力量。即将出版的《收获长篇专号2020春卷》刊载熊育群12.5万字的《钟南山:苍生在上》也是如此。作家充分利用了文学写作的手法,腾挪回眸对峙,将两场疫情以及更长的时间长河中每一个危机时刻,互相印证对照,笔触涉及同时发生的重大事件,也伸入他的精神世界,努力接近他内心的风暴,写出每一次他所遭受的比常人更严酷的挫折和危机,每一次他从挫折中的奋起和担当的勇气,于是,我们在一个更广的视野里,多层次理解了人物的立体形象。

  这一次,可能是我多年编辑生涯里,作家发稿后改动最频繁的一次,连我也紧张费力地寻找查证与核对,向作家提问……不过我喜欢这次的工作过程,也喜欢作者概括的一句话:“钟南山,他的哀伤连接了万家悲痛;他的眼泪,落成一个国家的泪水。”因为在这场世界性灾难面前,我们记住了一位耄耋老人凝重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