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如何推动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发展?有政协委员建议

鼓励更多港澳高校在广州设立机构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6月07日        版次:A04G    栏目:    作者:付怡

    

  羊城晚报记者 付怡

  

  这两天,不少广州市政协委员继续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如何鼓励、推动港澳青年更好地融入大湾区发展的问题上,多位委员建言献策。

  在港澳地区委员眼中,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拥有良好的创业环境。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文表示:“相对于香港而言,现在的广州市场变化快,新兴行业多,年轻人有很多创业机会。”

  但是,鼓励港澳青年来穗创业就业,仍然面临一些实际的问题。广州市政协委员、澳门远威置业有限公司董事欧家威带来一份关于引导港澳青年更好融入湾区发展的提案。他表示,目前港澳地区对于内地方面的资讯获取存在滞后性,依托有限的峰会、交流活动等难以确保资讯快速传递给港澳青年。霍启文也提出,广州的好政策在香港更多地依靠社团和商会进行宣传,“但是这些社团和青年组织,对于基层青年的影响力是有限的,我认为未来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

  对此,欧家威建议,应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利好政策的发布渠道。他表示:“要发挥港澳青创中心、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的聚集效应及优势,将政策资讯、社会动态、活动信息在多渠道发布,针对港澳地区网络资讯平台的使用和阅读习惯,有针对性地调整,确保港澳青年及时、准确、通畅地掌握大湾区发展的动态,增强港澳青年对未来融入大湾区发展的信心。”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国伟认为,推进穗港教育深度融合,是穗港人才交流、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就业的重要基础。

  他表示,广州作为大湾区的重要城市,在教育资源上具有绝对优势,但穗港教育资源整合还不够。“广州目前只有香港科技大学与广州大学联合办学,成立了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

  对此,他建议制定专项政策,积极鼓励更多香港高校在广州设立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科研中心、实验室。针对优势重点学科和专业,支持联合申报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实验室和省级科研中心。设立“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通过管理人员互相挂职、教学人员互相兼职、科研人员互相聘任、学生互相交换等方式,实现两地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发展。

  为了鼓励香港的优秀青年人才到内地就业,肖国伟建议建立“大湾区人才就业一体化”机制和体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