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燕行录里的中国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6月07日        版次:A07    栏目:讲古    作者:吴政纬

    

  □吴政纬


  明清时期的中国是怎么样的时代?这是复杂的问题,朝鲜使臣在中国的见闻像是一条线索,提供与众不同的答案。前往中国是难得的际遇,因此不少跟随使节团进京的读书人,将所见所闻写下,这可能是一份日记,也可能是提交官方的报告书。按照惯例,使节团中的“书状官”返抵朝鲜后,需要向朝鲜国王提交见闻,这像是官方差旅的核销报告,内容是最新的中国观察,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朝鲜宫廷知悉世界变迁的消息。

  相较于呈交官方的报告书,性质私密的日记更引人注目。日记像是封藏心底的悄悄话,只能跟自己说。根据现有的研究可知,写作日记的动机,部分是为了回国后出版一本最权威的“中国观察”,因为得以前往中国的终究是少数,光荣返乡的人才有话语权。无缘一睹中国的朝鲜人才是多数,他们通过阅读前人的笔记、日记、报告书,在朝鲜体验中国。由此观之,朝鲜使节团实扮演多重的角色,他们不仅仅是政治使者,更是中国观察团、中华文化的传译员,他们与朝鲜国内的读者共享眼前的中国。

  深入朝鲜使者的日记,是理解朝鲜世界观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反复切换中国和朝鲜的视角,在交错变换的过程中捕捉朝鲜读书人的思想状态。阅读中国,就是理解朝鲜,而朝鲜使臣的中国之旅是完美的机遇,提供所有必备的素材—文化认同、历史知识,以及大时代的冲击,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故事。

  学界习惯将朝鲜使者的见闻称为“燕行录”,燕是北京的古称,可以简单地将此理解为“前往北京的记录”。然而,这种称呼流行于清代,不是明代的产物。对于景仰明朝的朝鲜人而言,这不是燕行,而是朝见天朝上国的行旅,因此常称以《朝天录》《朝天日录》,由此可见朝鲜人对明、清两朝的观点迥然有别。

  《燕行录》是来自域外的中国观察,历明清两代不断。根据统计,朝鲜平均每年向清朝派遣三个使节团,这是一个规律性“发现中国”的历史机制。中国与朝鲜的文化交流,不只是目睹大山大海的旅行,朝鲜使节带回的信息比起所见所闻更值得关注。他们在中国寻访金石书画,竭力搜罗关于中国的知识,装箱封存,运回朝鲜。燕行是莫大的文化工程,向朝鲜输入最新的中国,我们能借此窥视朝鲜读书人对中国的感怀与观察,也能从中领略中国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