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理解艺术的共同视野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6月21日        版次:A07    栏目:横眉热对    作者:杨小彦

    

  杨小彦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

  

  在美国汉学界,中国古代艺术研究方面,方闻是一个大家。他早年跟随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系罗樾学习艺术史。罗樾中文不太好,偏偏做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所以成就差强人意。不过,据方闻自己说,他仍然在罗樾那里学到了很根本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一种系统的研究艺术史的方法,包括严谨的图像学考察。这一方法的习得,对日后方闻的成就,有着莫大的帮助。

  方闻说,罗樾坚持认为,不同民族的艺术史,自然有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有不同的趣味与习俗,但一旦作为研究对象,那么,在方法论上,就必须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不同艺术史之间,在理解方面应该拥有一个共同的视野,否则,不同民族不同艺术不同风格不同趣味,彼此之间就无法理解,更遑论研究了。因为,一旦无法理解,彼此就形同陌路,甚至站在偏激的立场上彼此贬低与排斥,永远也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交流乃至融合。

  我理解方闻的意思是,或者说,通过方闻理解罗樾的意思是,对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趣味,在解释的路径上应该有一种客观性。艺术同为研究对象,在方法上,运用成熟的图像学,从母题、主题和文化的关联这一角度,中西艺术研究概莫能外,都应该坚持一种客观主义。用我们的话来讲,都是要坚持一种严谨的历史唯物主义。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当我们越是意识到不同民族的艺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时,我们就越是要往沟通方面走去。因为,艺术中的彼此差异,才是构成人类文明丰富而多元的保证,这就叫做理解艺术风格的“共同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