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带着满满的爱上路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6月21日        版次:A07    栏目:不知不觉    作者:钟红明

    

  钟红明   上海《收获》杂志副主编

  

  朋友圈里的鲜花,让我意识到,时间流逝的无情中那一波波温柔的痕迹:导演彭小莲去世一周年了。

  一年前,在疾病恶化之后,她阻止更多的人去探病,我只能通过肖袁敏老师得知她的动态。彭小莲离世前写下遗言:“因为有你们在,我带着一份满满的爱上路了,也许那里没有星星和月亮,但是身后有你们注视的目光,我知道死亡的道路不是一路黑到底的!……”

  而此刻我所有能够想起的,都是彭小莲的各种“飒”:上海作协的花园洋房曾经被她改造成电影《上海伦巴》的片场,于是得以窥见执导的她,还有她手上自己画的分镜头构图;曾经去看她刚刚做完音响合成的新片子,她面对一众来宾,一个个表扬陪伴她获得电影金鸡奖的那些老伙伴;她喜欢跟朋友讨论她的作品,于是有一次在办公室,她“逼问”作家阿城对她中篇的看法,阿城说:“一腔下水,只是已经有点凉了。”她讲过她重返插队的农村,坐火车,到站时,竟然有人从车窗飞进车厢,抢了包就从窗子跳出;她在静安寺的住处和我家很近,我参观时觉得特别适合开策划会议以及搞团建,因为厅里有一张超级大的桌子,阳光满溢,视野开阔,我非常纳闷搬家时怎么弄进去的;她即使谈论书籍和电影,每句话可能都波澜万丈,带着饱满的情感,她可能是最擅长写作的导演,剧本,小说,非虚构,发表在《收获》上的作品就很多。

  后来彭小莲拍了多部纪录片,也写了两本长篇非虚构作品。平时我最喜欢听彭小莲讲她家族的故事,因为那些故事本身已经拥有传奇但又真实的力量,天生就蕴含戏剧形态,就像她在《收获》刊发的最后一个短篇是《童年,四季的秘密》,她在创作谈里说,她悟到,她没有大家的“日常”生活,但是她有她们家自己特殊的“日常”。

  前几天,我去参观多伦路上左联的纪念馆,抚摸着几面墙上那些左联作家的书籍报刊,不由得想起彭小莲讲过,白色恐怖中,她的父亲彭柏山和党失联时,曾经在上海做过一段时间的文学青年,鲁迅先生还说他的小说写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