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在新羊城开一扇窗看老广州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7月19日        版次:A06    栏目:    作者:孙磊

    

    

    

  □文/羊城晚报记者 孙磊

  

  旧式空调机、带着铁锈的防盗网、蓝底白花的窗帘、竹竿上挂着工字背心来回飘荡的阳台……66岁的刘伯站在位于广州天河最繁华街区太古汇的超级文和友二楼连廊上,看着被“居民楼”包围的天井说:这里让我感觉像是回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广州。

  如霓虹灯一般的灯箱广告牌、结满蜘蛛网的废墟、低矮的独栋三层“居民楼”夹杂在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之中……夜幕降临时,举着手机自拍的年轻网红博主们表示:像是去到未来,有赛博朋克“内”味了。

  超级文和友,这家来自湖南的文化产业公司,主要由一群80后创办,旨在将当地正宗的街头美食与市井文化结合,用餐环境刻意做旧,高度还原当地老街区场景,用充满历史感的物件唤起人们对老城市的记忆。

  广州的超级文和友,复古与现代在这里碰撞,过去与未来在此交织,这栋坐落于繁华商业地段的“旧建筑”,带着时间的肌理和大街小巷的人间烟火走来……

  

  时间旅行,回到八十年代的广州

  

  凌晨的天河东路,一栋旧建筑灯火通明,落地透明的玻璃窗让里面一览无余,在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里,红砖水泥外墙的超级文和友恍若走错片场的演员,格格不入却又格外显眼。

  走进文和友,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日常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小圆桌在水泥地面铺开,三五成群的人们随意坐在桌前,喝酒聊天拍照。风筒辉烧烤摊冒着白烟,烤肉的香味一个劲往鼻孔里钻,“这种大排档的场景在广州新区很少见了。”研究历史建筑保护的规划师、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刘晖,就是想来看看这里面的“人间情境”是如何造出来的,“整体来说这里把八十年代的广州复原得非常逼真,氛围营造得很精致,这个是最吸引我的。”

  顺着水磨石的楼梯扶手、窄窄的阶梯走向二楼,斑驳陆离的水泥墙面不时看到各种牛皮癣小广告,办证刻章、附近急修订做各类卷闸门、征婚交友、开锁换锁……

  坚守物品的灵魂成为文和友装修的基本原则,带横杠的凤凰自行车、绿白相间的马赛克瓷砖、暖色系昏暗的灯箱广告牌……再往里走还能看到各种老物件,1986年的报纸、1988年手写的信、墙上泛黄的挂历、塑料材质的大红玫瑰、铺满整面墙杂乱的电表箱,林林总总数量庞大。

  走进广州超级文和友,仿佛走进了一座城市的博物馆,里面摆满了广州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街头巷尾的老物件。这里随处可见举着相机、手机拍照的人们,仿佛这栋“老旧”的建筑里有一双无形的手牵着他们,让他们一步三回头去回望重温历史。在这里,如霍金所说,时间旅行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越秀老城区工作了九年的吴先生表示,超级文和友的出现,如同开了一扇新广州人看老广州的文化窗口,也激发了人们对老广州、老街区的兴趣。

  

  唤起有可能消亡的文化记忆

  

  经过文和友团队两年的努力,以阿婆牛杂、陈添记鱼皮、恩宁刘福记云吞面、炒螺明等为代表的二十五家广州市井美食陆续进驻,每一个店名背后都是一代老广舌尖上的记忆。

  “入驻一层的店铺都是广州历史比较悠久的老字号,有二三十年历史的才能进来。”超级文和友的相关负责人边走边介绍每个商铺背后的故事,恩宁刘福记云吞面始创于上个世纪40年代,传承人刘叔“专注一碗怀旧云吞面”;新斗记重演1972年粤菜泰斗新兜记经典风貌;风筒辉烧烤24年来见证广州美食夜市江湖的变迁……

  “老一辈的手艺和味道都有可能消失,超级文和友的工作人员表示,把这些老字号请过来,就是想让他们传承下去。

  阿婆牛杂的创始人是84岁高龄的阿婆陈桂珍。时过30年,现已为非遗品牌的阿婆牛杂,吃的不仅是回忆的味道,更是情感的维系。

  “我去吃过烧鹅、牛杂、炒田螺、云吞面,味道都还挺地道的。”岭南文化研究者、羊城晚报编委罗韬表示,广州的小吃比较分散,不像长沙有一个很集中的做小吃的地方,文和友把这些小吃集中到一块,本土化做得不错,“因为他的策略就是要本地化,在长沙就做长沙的小吃,到广州就是做广州的小吃,这个是基本方针。”在川菜遍地开花的广州,粤菜有点萎缩了,辣味正在入侵粤菜,“田螺都比以前辣了,也是应了重口味的趋向,这是需要警惕的,因为老的、传统的味道会更细致,我们的味蕾有记忆的,它有自己很细腻的一部分,别让麻辣把舌头调成一个方向,让我们的味蕾格式化。”

  罗韬称赞恩宁刘福记云吞面还保留着那份细腻,“用大地鱼熬的汤做馄饨的汤底,非常鲜香,如果你调成麻辣那就失去了鲜香和细腻。”在他看来,无论是广州方言还是这些街边的老味道,都有消亡的危险,粤语里有的方言已经慢慢变成了一种文化记忆,稍年轻一些的广州人或许已经忘掉了,“文和友里的老街景、老语言、老味道,好像挠着了人们的痒处,扎到了人们最敏感的穴位,让人的五官基本都能享受到老广州,眼睛看看八十年代的老广州,鼻子能够闻到老广州的气味,嘴巴能吃上老广州的东西,耳朵能听到老广州话,把各种感官全都调动起来了。从舌头上、耳朵里、眼睛里唤起对有可能消亡的文化的记忆。”

  说到把这些老街景、老语言、老味道都传承下去,罗韬认为没有那么简单,“它只能做到某一方面。它的成功将唤起人们对这种旧事物的怀念,起码会起到一种挽留、提醒的作用,但你说仅凭这一个项目能力挽狂澜,那也是寄望过大了。”

  

  复原老街景不难,难的是用心

  

  一侧是光鲜亮丽的CBD高楼大厦,一侧是红砖水泥外墙、窗户、旧时的招牌,强烈的反差惹得众人驻足观望。

  自开放以来,有人说超级文和友像美剧《西部世界》仿造出来的主题乐园,也有人说它是部分还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老广州的街景,还有人说它像科幻电影中的赛博朋克风。刘晖参与编制过广州历史建筑的保护规划,在他看来,超级文和友的建筑很难归入一个风格,里面的元素多种多样。

  “他刻意回避了一些比较典型的符号,比如著名的公共建筑,大酒家、大饭店、骑楼等,反而选取一些很平常的片段,家里面的一条巷子,城中村的某个地方,住宅楼下面的小天井,细节上非常还原,门洞、围墙、公共厕所,都是当时街头很典型的街景。随着老街区的升级改造,这些典型的街景很多都很难见到了。”

  自1918年10月广州市政公所成立以来,广州多次掀起城市改造的浪潮,从最初“拆城基、辟马路、设市场、设公园、设工厂”到大面积的“危旧房改造”。

  对此,刘晖认为,超级文和友对老街景的局部复原充满工匠精神,打造这种老街景不难,很多博物馆里面也有,难的是用心。很多人把这种复原跟历史建筑的修缮和保护相提并论,刘晖认为这是两回事,“文和友很多东西只追求一个效果,就像电影布景一样。但是真正修缮历史建筑,确实比较麻烦,支柱要加固,功能要改善,还要尽量保证原有的材料,做法,租金的限制,等等,约束条件比文和友更多、更繁重。”

  有人质疑这样的老场景广州还有,而且是真实的,喜欢怀旧的为什么不去那里体验?刘晖认为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对于一些游客或新广州人来说,在一片商业CBD建筑中突然出现复古风怀旧风的场景挺好的。“我们城市有包容性的,没有必要说CBD或新区一定要是光鲜亮丽的,都要做成玻璃幕墙那种现代时尚的风格,一个城市完全可以存在各种各样的风格。”

  

  专访

  

  翁东华[文和友联合创始人]:

  

  被广州的市井气息所吸引

  

  羊城晚报:你们为什么选择在最繁华的地段去还原最复古的场景,你们的目标消费群体就是年轻一代吗?

  翁东华:城市发展过程,是一个人不断聚集、认识、交流的发展过程,广州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它的务实和包容成就了我们的第一步。

  我们来到广州的最基本价值是给大家提供一顿可口的美食,天河路商圈是广州最具活力的商圈,来到这里购物消费的人,除了买买买,也需要吃饭的地方。在超级文和友这个社区里,可以让附近的人能够方便地品尝到地道的广府美食,可以让在繁忙都市生活有着一颗市井灵魂的居民们得到真正的放松。

  羊城晚报:为什么会选择在广州开第一家超级文和友分店?

  翁东华:广东是一个美食大省,我们团队5年的时间在广东就吃过了1000多家店,算是吃遍了广东吧。五年前,我们第一次来广州时,就被这里的生活氛围、市井气息吸引。我们扛着摄像机穿梭在广州的大街小巷,尝试着去观察、体会、记录广州人的街巷日常与市井时刻。同时,我们后台的用户画像,有五分之一是广东人。每一次发帖,阅读用户广东省都排在第二。广东有很多人知道我们,特别是年轻人。所以综合考量下,我们选择了广州作为离开本土的第一站。

  羊城晚报:据介绍,超级文和友在一座城市里只会开一家,长沙有你们最熟悉的街道跟美食,在新的城市,比如广州,你们在场景的打造、老物件的选择、街道的还原上,有哪些有意思的故事和人?

  翁东华:五年来,我们团队走街串巷,用镜头记录下了创作的来源。在广州超级文和友里面你见到的每个画面,都是诞生于广州真实的场景。我们在社区街道中寻找灵感,把收集的近十万件老物件凝聚成空间。希望能让大家走进更市井、更有烟火味的现实场景,为城市保留旧日日常的温度。

  为了让更多的当地美食加入,我们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去和他们聊。比如阿婆牛杂,我们就和阿婆的徒弟阿亮谈了很久,阿婆和阿亮讨论后觉得品牌要发展,也认可我们的操作方式,答应加入。再比如说,其实我们为每一位档口邻居都安排了设计、工程和物业团队,本为了让他们轻松一点,没想到这些平均年龄60岁的店主们都亲力亲为,大到档口的选址和布局,细到每一个龙头和餐具,不完善每一个细节,就绝不开门营业,他们对待事情认真的态度,非常打动我们,也让我们深受鼓舞。

  羊城晚报:艺术展是超级文和友的一大特色,截至目前,从长沙到广州一共办了多少次艺术展?

  翁东华:我们办了有十余个展览,有“长沙本色”展、“中国记忆:玛格兰大师原作展”,等等。食物和语言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起点,也是一个地方文化繁衍生长的根。此次“讲什么——广州语言观察展”的目的在于展示粤语的社会属性和艺术价值,一方面体现本地人对在地语言的认同感和骄傲感,另一方面提升非粤语使用者对地方语言的认识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