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东财经大学 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7月24日        版次:A05G    栏目:    作者:孙唯

  羊城晚报记者 孙唯 通讯员 罗玉燕 蒋晓薇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日新月异。作为广东省重要的财经类院校,广东财经大学充分发挥经管法等多学科优势和广佛两校区的区域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入粤港澳高校联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学科与科研平台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紧密结合湾区发展 全面优化学科建设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近日公布了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和专项任务项目评审结果,广东财经大学共有16个项目立项,立项率为11.9%。其中,规划基金和青年基金项目立项数在全国财经类高校排名第六。《主客互动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品牌共建机制及路径研究》等项目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息息相关。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广东财经大学持续不断的完善学科体系和科研平台建设体系。

  广东财经大学校长于海峰表示,为了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学校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优化学科结构、调整专业设置,完善教学体系,逐步形成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在科研方面非常注重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建设相结合,把科研成果种在湾区的土地上。”佛山现代服务业研究院院长林仲豪介绍,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紧扣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凸显“平台+智库+孵化”的功能定位,聚焦佛山现代服务业,围绕佛山转型升级评价体系、佛山打造面向全球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方面的机遇与挑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研究院连续三年推出佛山十大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蓝皮书,为佛山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参考。

  近年来,广东财经大学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优化学科结构,获得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获批审计、出版、工程、旅游管理、艺术5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自设了“现代服务管理”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点;即将成为保研资格高校;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改办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改办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改办为城市管理专业,并在法学专业下设粤港澳大湾区法务方向;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竞争力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与审计治理研究院等21个省市级科研平台,积极为大湾区建设贡献“广财智慧”。

  

  构筑社会服务体系 打造湾区“智”高点

  

  为更好地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广东财经大学还着力构建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搭建现代服务业研究大平台,建立完善多层次的校政行企合作与成果转化体系。近年来,学校协同打造珠三角协同创新中心、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华南商业智库等7个高端新型智库,致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高点。

  对此,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院长王先庆深有感触。王先庆表示:“从广州中大布匹市场转型升级到‘十四五’广州建设国际大都市,广财始终深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际,为湾区建设贡献了广财独到的智慧和力量。”

  据了解,商贸流通研究院始终紧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际开展持续深入的研究,从广东经济的宏观大面到具体某个商圈的转型发展,都有广财的身影和智慧。疫情期间,商贸流通研究院既有《新冠肺炎疫情对粤港澳大湾区商贸服务业的冲击与对策》等宏观视角出发的成果,也有讨论消费券发放与政府促进消费等接地气的研究,《着力打造广州新商贸创新聚集试验区的对策建议》等多项咨询报告获省级领导批示。

  “我们主动作为,发挥财经类院校的专业优势,形成了为政府、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功能为主又以学校专业优势为依托的良性状态,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广财的眼光和战略。”王先庆说。

  广东财经大学目前共有67位专家教授被聘为省市行政决策咨询专家、应急管理顾问和省市人大立法顾问、财经顾问等,他们参与起草《佛山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佛山市寄递物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近五年香港居民收入状况显著改善》等咨询报告为相关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广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郑贤操表示,广财将充分挖掘内涵,抢抓机遇,集思广益,创新思路,以改革破除阻力,用创新激发活力,凝心聚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在新时代取得新发展,力争早日实现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