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非常2020

考研学子该如何应对?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8月12日        版次:A16    栏目:    作者:孙唯、盘淑仪、王丽君、王德球

     图/视觉中国

  羊城晚报记者 孙唯  实习生 盘淑仪

  通讯员 王丽君 王德球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8月初,距离2021年研究生考试只剩4个多月,准备考研的同学是否已锁定目标院校和心水专业?最后几个月该如何规划复习备考时间?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考研学生和相关专家,一起聊聊考研那些事。

  

  为何考研?有机缘巧合也有现实压力

  

  每个人的考研目的都不同,有的是为了更好就业,有的是有意从事研究工作,也有的是想要一张文凭。来自广州医科大学康复系的杨同学表示,她一个月前才下定决心考研,“那会儿师姐要出售考研资料,我便顺势买下了资料。”杨同学就此决定考研。

  杨同学告诉记者,她所在学校的附属医院明年将扩收700多个名额,迎来就业好时机。杨同学成绩不错,就业可以说基本无忧,“考研失利,就去工作。”她表示,自己打算考本校本专业,完全一致的专业课内容使考研几乎不存在信息屏障,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自己并没有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像杨同学这样“机缘巧合”的并不多,更多人是出于现实的考量考研的。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不少同学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变就业命运。

  广东某双一流高校的吴同学表示,自己想做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而现在一些较好的高中对外招聘的最低标准都要求硕士学历,因此读研对她来说是就业的必经之路。此外,她也认为,当今社会对学历越来越重视,倘若不考研直接就业,而身边同事都是硕士学历,到时本科学历或许将成为她发展的桎梏,这种学历焦虑也点燃了吴同学考研的欲望。就业要求、从众心理、学历焦虑三个因素的叠加,使考研这道选做题变成了必答题。

  

  如何备考?科目复习要有序进行

  

  吴同学告诉记者,下定决心要考研,她就开始着手准备了:先是花了几周时间,遍览自己有意愿报考的各大高校研究生院的官网,并下载了招生简章、考试范围以及参考书目,确定了考研院校;再是上网查找考研备战的经验帖子,无论成功与否都看;同时关注了一些考研博主,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考研所需的资源。

  她说,自己参考了成功“上岸”的师兄师姐的经验帖,结合自身学业基础,制定了详细的备考计划。英语方面,她已经将考研英语单词过了5遍,读了许多篇英语外刊,并着手刷往年的英语真题。专业课方面,已启动第一轮复习,阅读目标学校专业招生考察所要求的专业书。吴同学对政治比较有信心,打算9月份再开始准备政治科目。

  武汉大学数学系的贺同学想报考中山大学的应用统计专业,他是在大三上学期结束时作出这个决定的,当时他达不到保研要求,于是决定考研,考虑到中山大学相比于本校应用统计强一些,以及未来广东发展的意愿,他将中山大学定为了目标院校。记者询问复习进度时,他表示,由于疫情原因,居家复习效率不高,每天花在备考复习上的时间是6~8个小时。“虽然制定了时间表和计划,但总是不能严格实行,完成情况不太乐观”。

  对于该如何科学选择院校和专业,广州启航考研专家刘可可表示,选择院校时,首先要从地理位置、人脉、就业、生活等方面来“选地区”;其次,要从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复试差额比例等考试因素来“选学校”;再看院校的培养模式、补贴、就业前景、平均薪资等来“看条件”;最终,结合自己的本科专业、兴趣爱好、擅长科目等方面来确定专业。如果想要跨专业考研,建议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不要跨考考数学的专业,还要看目标专业自己的基础怎样。“跨专业考研一定要慎重选择。”刘可可表示。

  

  熬不下去?好心态与执行力是制胜法宝

  

  当被问及备考时最棘手的科目,不少人都选择了英语。武汉大学数学系的贺同学表示,英语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吴同学则认为专业课“最难搞”,她提到,自己大学前三年的学习不算刻苦,期末考试总是“临时抱佛脚”,再加上考研的目标院校不是本校,“一切要从头来”。

  除了时间安排,备考期间的心理困境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贺同学表示,当他看到网上别人复习进度比自己快很多的时候,他曾经想过放弃。而吴同学表示,惰性和畏难情绪成为她考研路上的两大“拦路虎”。因为惰性,她几乎每天都无法完成制定好的计划;因为畏难,遇到的很多问题都会搁置或跳过。“备考过程中背了又忘、忘了又背的经历几度让人崩溃,靠着对美好读研生活的向往才坚持下来的。”吴同学如是说。

  针对备考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境,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唐焕文表示,考研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有些事情可能会打乱考研的计划,遇到这种情况,考生应该保持好平和的心态,按照计划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太受外界干扰”。刘可可也表示,坚持是考研成功最关键的要素。同时,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也可以助力备考。“当然,这一切都要靠强大的执行力。”刘可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