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北京PM2.5浓度6年下降超50%

珠三角空气质量连续五年达标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9月09日        版次:A06G    栏目:聚焦服贸会    作者:戚耀琪、王莉

  羊城晚报讯 记者戚耀琪、王莉报道:服贸会配套活动“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7日、8日举行。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已下降48.1%,非化石能源占比达15.3%,均已提前完成此前承诺的2020年目标。

  据悉,我国对国际社会承诺,到203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要下降60%—65%,二氧化碳的排放2030年左右要达到峰值,并努力早日达峰。为此,“十四五”期间要大力推进碳市场的建设,同时也要加强能源市场化改革和价格机制的改革。目前,新能源单位产能的就业数量大概是传统能源的1.5到3倍,所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经济增长点。

  有利于减少碳排放的新能源汽车则成为论坛上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焦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教授介绍,根据他的研究,电动车相比汽油车能降低全生命周期20%-30%碳排放,并且有效降低PM2.5和夏季臭氧污染。

  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副司长张大伟在论坛上强调,坚持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倒逼经济社会特别是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

  据介绍,2013年以来,京津冀、汾渭平原、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目前,珠三角空气质量已实现连续五年稳定达标,平均PM2.5下降幅度约30%-50%。

  除了各地推出强有力的多项治理措施外,张大伟说,在交通运输结构方面,通过开展“公转铁”,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推动轨道交通建设,都有效减少公路客运运量,铁路货运量逐年增加。这有利于发挥铁路效能,减少大气污染。

  此外,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北京仅用6年时间就将PM2.5年均浓度降低至42微克/立方米,下降了约48微克,下降幅度超过50%;全市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45吨,相比2013年下降了40%以上,为中国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