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 电商勃兴,灰色产业也在滋生。近日,广州和惠州的两位外卖店主就被“职业差评师”盯上。这些“职业差评师”给商家频频打差评,并以有偿删贴为要挟,若不从便差评不断。两位店主选择了报警,但因“证据不足”而未获立案。有位店主最终以支付千余元“赔偿费”息事宁人。 “职业差评师”打着消费者旗号,混迹于电商及社交平台,利用商家的恐惧心理,结伙提供“刷评服务”,借机敲诈勒索。有的商家为顾惜生意,低头认栽。至于经营上确有瑕疵的商家,更只得花钱买平安。说白了,这伙人就像苍蝇,专盯商家头上的“疤瘌”。所干勾当的实质,则与丛林强盗和黑恶势力无异! 但是,这些人往往未受到法律制裁,除非是作恶太甚。如近日深圳龙岗法院判处的一起类似案件,两位被告就分别被判刑。而多数情况下,或因单个报案的涉案金额小,或由于“证据不足”,警方常奈何不得。 照理,若是真实消费,无论点赞或差评,都是消费者的权利。而且,客观的评价也能为后来者提供参考。问题在于,有些网络平台的规则过于简单、机械,或缺乏对“刷评”本身的监督机制,从而令心怀不轨者有空可钻。因此,要把这种讹诈行当彻底铲除,就须重塑电商生态及评价系统,不为“职业差评师”提供生存的土壤。同时,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也需及时跟上。
-
即时新闻
“职业差评师”与黑恶势力何异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1月21日
版次:A01G
栏目:@街谈巷议
作者:阅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