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不断激发改革精气神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1月04日        版次:A05    栏目:    作者:张造群

    

  □张造群

  

  改革精气神是改革开放时代文化精神的集中呈现,反映着新时期人们对待改革的社会态度、思想共识、精神面貌,是推动改革开放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省委书记李希在省委党校秋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不仅号召中青年干部要不断激发改革精气神,而且深刻诠释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的科学内涵,为我们准确把握和提振新时代改革精气神提供了重要指引。

  

  改革精气神是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宝贵财富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仅使广东人民收获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形成了反映时代风貌的精气神,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了深厚的精神滋养。这种精气神既是岭南传统文化精神在新时期大放异彩的表现,更是改革开放实践孕育出的文化结晶,依然是今天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伟大实践孕育出特有的精气神。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时代的人们归根到底都要从他们进行的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形成相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精神文化生活。时代呼喊新的精气神,时代也培育出新的精气神。在改革开放前,虽然广东GDP在全国排名第5位,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省;作为特区代表的深圳前身宝安县只是一个边陲小镇。在这样的情况下搞改革开放、搞特区建设,可以说要人才没有人才、要资金没有资金、要技术没有技术,还面临着计划经济下各种陈旧观念、僵化体制的桎梏,但困难和障碍并没有吓退改革的先行者们,他们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和满腔热情,甘愿冒着杀头坐牢的风险,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拉开改革开放的大幕。1979年,邓小平勉励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说:“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特区的重要创办者之一吴南生曾说:“假如省委同意,我愿意到汕头搞试验,如果要杀头,就杀我好啦!”40多年来,广东人特别是特区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率先突破旧体制的障碍,大胆改革僵化落后的体制机制,最终“走出一条新路”。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也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广东人在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改革探索中,形成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为丰富内涵的改革精气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精气神是一种改革开放精神、一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这种精气神是当代中国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力量源泉,激励着广东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杀出一条血路,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格局仍需激发改革精气神。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改革开放对于广东的极端重要性,明确定位“广东既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勉励广东“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全国提供新鲜经验”。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调整和制度体系变革,面对的不是“硬骨头”就是“烫手山芋”,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改革发展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而广东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一些地方和部门改革意识弱化、改革勇气不足,缺乏敢为天下先的排头兵担当。李希书记曾强调,要在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上有新担当新作为,“最需要传承弘扬的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胆略,是习仲勋老书记等广东改革开放开拓者、先行者‘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担当、革命精神”。这是对40多年来广东改革精气神的高度凝练和充分肯定,也赋予新时代改革精神更大担当、更大使命。广东要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总目标总定位,需要更加深厚的反映时代精华的文化精神提供滋养和支撑,以凝聚起破解改革难题的磅礴伟力,继续立时代潮头、领风气之先,打好改革攻坚战、接好改革接力棒。

  

  准确把握新时代改革精气神的丰富内涵

  

  精神的力量深深影响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熔铸在全社会的生命力、创造力之中。“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是广东人在先行先试的伟大实践中生成的,铸就了广东改革开放的奋斗基因,也厚植了后来广东改革开放的精神沃土。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特别是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改革精气神的内涵与要求也在不断丰富发展。

  永葆“闯”的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受岭南传统文化影响,广东人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敢于闯出前人未曾走过的路、干出前人未曾干过的事。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人以其开放的思路,敢于担当的精神,杀开一条血路的勇气,为先行一步创造条件和基础。在这一精神指导下,广东把中央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具体化为“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搞活,对下更加放权”,在全国创造了数不清的第一,充分展示了广东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过去讲“闯”,突出的是“敢”的勇气,“敢于第一个吃螃蟹”,主要做法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不可避免地带着“冒险”“经验”甚至“盲目”的意味。经过40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积累了许许多多成功的经验做法,对改革开放进程的认识也更加自觉更加深刻,今天讲“闯”就是要把顶层设计与群众首创结合起来,是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牢牢把握正确方向的“闯”和“试”。

  永葆“创”的劲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40多年来,广东始终坚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率先革除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率先建立健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制机制,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经济特区更是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因改革而强,每迈出一步都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使社会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田和排头兵作用,使经济特区成为当代中国最有吸引力的创业创新热土。但过去讲“创”,囿于客观条件和发展阶段,主要是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模仿,原创性的、高水平的成果还比较欠缺。今天讲“创”,是要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技术,不仅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而且要不断突破思维定势、超越自我,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永葆“干”的作风,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广东人素有务实、实干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更是把这种精神发挥到极致。改革开放起步之时,当其他地方都还在争论不休之时,广东人已经开始行动了,“先干起来再说”。回顾40年多的风雨沧桑,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广东始终处于风口浪尖,但无论面对多大的压力、多大的困难、甚至从未遇到的风险,广东始终不抱怨、不悲观、不等待,团结一心,沉着应对,埋头苦干。邓小平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广东坚持不争论、不唯书、不唯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发展扫除障碍,为实现经济起飞创造了重要条件。过去讲“干”,更多的是不尚争论,埋头苦干。今天讲“干”,“既要苦干实干,又能干善干,敢于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在瞄准一流中创造一流,在追求卓越中实现卓越”。可以说,这是一种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干”。   

  

  中青年干部要善养改革精气神

  

  中青年时期是人生干事创业的黄金时代,中青年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青年干部的培养,党的十九大以来先后三次出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讲话中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论培养何种能力、做好何种事业都要有精气神,没有精气神就没有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没有干事创业的动力。提升七种能力,使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首先要善于培养改革精气神。

  加强干部初心使命教育,以改革精气神校验党性作风。是否具有“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取决于党员干部能否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开拓创新,事关党的使命任务能否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负责担当既是由党的宗旨、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决定的,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奋斗精神。要加强初心使命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补足精神之“钙”,在党和国家事业面前不计个人荣辱、利益得失,勇于开拓、善于进取,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年轻干部要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做疾风劲草、当烈火真金。

  引导干部树立正确人生观,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源于强烈的使命感,亦源于对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对党员干部而言,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是最好的担当,才能激发改革精气神,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年轻干部,要胸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火热实践,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年轻干部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用实际行动为实现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不懈奋斗。

  提高干部改革创新能力,增强提振精气神的底气。能力是提振精气神的基础和条件。如果干事创业的能力不足,提振精气神就没有底气。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涵养担当作为的底气和勇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主动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过硬本领更好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和使命。

  健全完善激励容错机制,培植干部提振精气神的深厚土壤。敢闯敢试、改革创新,意味着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蕴含着风险挑战、不确定性乃至失败。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离不开宽松包容的社会氛围与制度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要完善激励机制,发挥干部考核和使用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党员干部敢于做事、勇于创新,有效化解“干部廉洁上去了、干事活力下来了”的困境。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制定出台容错纠错机制配套措施,提升容错纠错政策的精细化水平,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消除“怕出错”的思想包袱,营造“敢闯敢试”的改革氛围,为开拓进取者保驾护航。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中青二班二支部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