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建设教育强国 为民族伟大复兴奠基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1月04日        版次:A05    栏目:    作者:汤小静、张新标

    

  □汤小静 张新标  

  

  文化是强国之本,教育乃强国之基,是预示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先行指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为中国成为世界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破解了“穷国办大教育”的世界性历史性难题,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支撑起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崛起奇迹。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结底靠人才、靠教育。中国教育大发展的背后,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机会不均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国际比较差距较大等问题,教育整体竞争力相对较弱。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强国战略,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将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置于强国战略的前三位,这是我们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顺利实现而进行的一次重要战略部署。对此,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认识。

  着眼于民族振兴,为两个百年伟大目标贡献人才力量。这是教育强国的历史面向。“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纵观古今中外,未有教育不强而国恒强者。小至个体、家庭阻断贫穷代际传递,实现阶层跃迁,大至社会、国家实现繁荣稳定、富强兴盛,无不依赖于发达的教育。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教育,视教育为国之根本,教育优先发展有着深广的文化心理基础,中华礼仪之邦的基础即是教育之邦。近代一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追求民族振兴的道路尝试,都不约而同聚焦于教育,认为唯教育可以拯救民族国家危难于水火之中。抗战时期,正值民族危亡之际,中华民族教育事业未曾中断,薪火赓续、弦歌不绝;我们党在延安大办各类教育,视教育为改造基层社会、建设新中国的途径。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创建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探索和实践了社会主义教育,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需要的人才”。面向百年来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与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要提高站位、找准定位、有所作为,应当紧扣四个关键词,即: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标定历史新方位,结合变动了和正在变革中的当代世界及中国社会的现实,面向未来,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大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基”,激发历史新动力,夯实教育发展改革的基础,发挥教育作为人的再生产的基础性作用,持续稳定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使教育成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驱动力,推动“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着眼于“建设教育强国”的“强”,担当历史新使命,使中国教育强在理念、强在内涵、强在特色、强在贡献,不断提升全民族的知识水平、劳动技能与文化素养,推动生产要素变革,为文化交融、阶层流动、社会安全构筑等提供智力支持与服务;着眼于“把教育摆在优先位置”的“先”,对标历史新任务,确保教育发展改革的先导性,增强教育自信与教育自觉,提高国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精神、政治认同、文化信仰与理想追求,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立场,激发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与文化观,增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信心和底气。

  扎根于中国大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教育强国的价值面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教育强国的价值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教育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从改造旧教育制度到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从改革教育体制机制到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跟跑到与世界先进教育并跑,踏上教育领跑新征程,坚定了我们教育自信的底气,彰显了“中国道路”的教育自信。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与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扎根中国大地,走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最根本的是办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育。要根植于中华民族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继承民族传统教育优秀理念、经验与精神内核,总结和吸取我国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经验,融合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彰显社会主义教育特色。要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教育发展和办学治学经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不断扩大国际教育合作交流渠道,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世界教育治理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民立场是教育强国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办成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的根本之问。教育是第一民生,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第一要务,也是富国强民的根本路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衡量尺度。美好生活是教育强国的价值旨归。人民立场不仅体现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的一切事业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只有教育更强、更好,才能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增强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才能为经济转型、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提供更有力的支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积极性,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供给结构,补足发展短板,不断满足人民对教育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让人民充分共享教育发展成果、逐步增强教育获得感。

  服务于新发展格局,提升国际竞争硬实力。这是教育强国的战略面向。新发展格局强调的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建立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进一步凸显了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与先导性地位。在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产业体系完备的重要性和产业空心化的危险性凸显,教育的强大内驱动力是后疫情时代我国赢得国际战略竞争的重要支撑。

  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向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要科学制定教育发展新规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全部力量。要深刻认识外部环境和内部形势的变化给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提出的新要求,自觉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积极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抓紧和抓实教育“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坚持培养一流人才,实现一流创新,作出一流贡献,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要推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立足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推动教育现代化深层改革。这是教育强国的实践面向。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体现,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全面的现代化。改革创新是教育强国的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从教育领域发端,并借助教育的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教育也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迈向纵深:从无序走向有序、从规制走向赋能、从集中走向分权、从管理走向治理;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到把实施科教兴国作为基本国策,再到人才强国战略、教育强国战略,彰显了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原则必须符合新时代的特征:一是对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抓住教育的根、把握教育的魂,体现人民性;二是对应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突出教育发展规律、提升教育治理效能,体现科学性;三是对应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拓展教育的新,以新方位、新任务、新使命引领教育改革发展,体现创新性。四是对应历史性变革大趋势,体现教育的变,不断调整以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体现主动性。五是对应新发展格局,展示教育的强,借力新时代的政治高度、理论高度、历史高度、实践高度和世界高度,为新时代教育发展创造和拓展无限空间,体现先进性。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发展变革与文化提升相结合。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在文化认知层面提高教育发展站位、找准教育发展目标定位,应当具有国际视野和未来定位,不仅要考虑历史传承,满足现实观照,还要营造未来理想,彰显教育对民族、国家和世界发展所承担的责任。一是推动教育理念现代化。让教育回归常识,多维度开掘教育知识资源,使教育现代化与学习型社会有机融合,实现教育质量与学习素养的“教学相长”。二是推动教育形态现代化。坚持将未来发展与时代召唤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努力实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与技术、教育与实践的统一。三是推动教育要素现代化。推动教育要素变革,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助力教育和学习革命,多层面、多角度重构教育文化生态。四是提升教育治理效能现代化水平。不断催生教育改革发展新动能,推动教育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教育持续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将教育治理效能转化为国家治理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育更多合格人才。

  

  (汤小静,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张新标,广州航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