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蒋述卓:根植现实土壤 探问文艺思潮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3月01日        版次:A07G    栏目:    作者:孙磊

     人物简介 蒋述卓,1955年生,文艺评论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是一位具有古典情怀的人文学者。学术研究始终关注植根中国现实土壤的文艺思潮,立足当代中国的文艺现实探究文艺理论转型,先后在国内学界最早提出“第三种批评”“文化诗学”“21世纪文学空间的新拓展”“新人文精神”“流行文艺与主流价值观的关系”等重要课题。

     蒋述卓(左)向花地文学榜获奖者陈楸帆颁奖 郑迅 摄

  

  羊城晚报记者 孙磊

  

  “学术杂家”,这是蒋述卓对自己的评价。从佛经与中国文学、美学关系研究,到古代文论转型研究,再到当代文艺、文化现象与理论思潮、比较文学与诗学研究、“粤派批评”建设,长期从事文艺批评的他,在多个人文研究领域都有建树。《羊城晚报》作为文艺传播的重要平台,对文艺批评尤为关注,与众多人文学者结下不解之缘,蒋述卓便是其中之一。

  

  梳理中国“文化诗学”脉络

  

  “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文学,以文化的视野去拓展文学研究的领域与方法,以文化的见识去开掘文学的价值与内涵,这是我30余年来学术道路的足迹,也是我学术追求的志向与目标。”正如蒋述卓所说,他的学术研究始终关注植根中国现实土壤的文艺思潮。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文论“失语症”的批判思潮不断出现,不少学者对当代西方文论话语展开激烈批判,但却缺乏对中国文论突围道路的理性思考。1995年,蒋述卓在论文《走文化诗学之路——关于第三种批评的构想》率先提出“文化诗学”的理论构想,将文化诗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通向审美现代性和文化反思性实践的必由之路。

  蒋述卓指出,“文化诗学”的概念是从西方借鉴过来的,经过30多年发展,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变化,他提出的理论构想把西方哲学分析式的批评与中国感悟式的文学批评结合起来,并融合文化研究、审美研究,赋予了“文化诗学”以中国本土文化自信。

  现在,蒋述卓认为“文化诗学”不仅仅是一个词语、符号或者概念,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延伸到中国古代和中国近代,去研究以往的文化秩序和文学传统。“下一步,我可能会梳理出一个中国‘文化诗学’的研究传统,我们当代的‘文化诗学’研究大多是建立在西方的文化研究基础之上的,实际上我们要更多地从中国文艺理论发展中找到我们的文化脉络和传统,重新回到中国的诗学传统里。”蒋述卓说。

  

  传统文论需赋予新内涵

  

  除了消化吸收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也是蒋述卓持续关注的领域。他提出,要将中国传统文论放到中华文化的大视野中进行关照与理解。对于如何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蒋述卓将其概括为八个字——总结、融合、创造、运用,总结是基础,融合是方法,创造是关键,运用是目标。

  “我更强调思维方式的对接,中国古代文论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它的思维方式是‘圆’的,我们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文论的转换要体现在现代语境中,赋予它新的内涵和意义。”蒋述卓表示。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文论是否已形成自己独立的系统?“当代文学发展也就70年,现代文学也就100多年,当代的中国文论系统确实还没有完全形成,但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总要有一个消化的过程。”蒋述卓表示,中国古代文论有着自己独立成熟的系统,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但当代中国文论系统尚未完全形成,需要逐步构建。

  近来,蒋述卓正在梳理中国当代文学70年来所形成的现实主义叙事传统,他说:“中国一些海外的汉学家,强调中国现代文学是一个抒情传统,我不赞同这种看法。从茅盾的《子夜》到柳青的《创业史》,再到现在的小说创作,叙事照样构成一个新的传统,而且中国古代也有叙事传统,只是我们对这个传统缺乏梳理和认可。”

  

  关注当下文化发展现实

  

  过去蒋述卓比较注重古代文论的文化研究,用文化的眼光去研究中国古代文论、文艺美学。进入21世纪之后,他的学术研究更贴近当下的文化发展现实,包括流行文艺、城市文学、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当下的一些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等。

  “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大众文化,近年发展迅猛,网络文学、电影电视、流行歌曲,包括广告文艺与大众的关系越来越强,但是很多人不太关注当下文化的发展现实。”蒋述卓指出,当下的文学评论有时的确存在不在场或者缺位的现象,这也是他着手研究流行文艺和主流价值观关系的主要原因。

  蒋述卓表示,流行文艺与主流价值观之间没有鸿沟,两者可以互动互补。流行文艺可以为主流价值观提供一些积极的因素,主流价值观应该主动吸纳流行文艺当中的一些表现方式,包括流行文艺走向大众的营销方式。

  《羊城晚报》作为文艺传播的重要平台,持续关注流行文艺与主流价值观的发展。蒋述卓回忆与羊城晚报的文艺缘分时提到,多年前,应羊城晚报花地编辑部的编辑邀请,他有幸在羊城晚报开设了自己的“唐诗小札”栏目,自此与羊城晚报结下不解之缘,彼此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据了解,该栏目发挥蒋述卓的文化批评专长,用文化审美解读诗词,既体现古典文学,也讲求文化研究。栏目推出后颇受欢迎,很多人追着看,还有中学生专门对此进行了收集收藏。蒋述卓说:“一开始是800字的篇幅,后来扩大到1500字甚至2000字,之后还集结起出了一本书,市场反响也不错。”

  

  答问     

  羊晚可与文化产业融合打造文化IP

  

  羊城晚报:在新时代,文学艺术依存的条件与环境有了明显的变化,面对种种变化,您如何看待文学理论的发展前景?

  蒋述卓:在这个文化转型加速的时期,互联网的升级、媒体新业态、媒体融合乃至人工智能,都使人们获得更新鲜的体验与感受,促使新的审美经验形成。但是文学不会衰落,文学理论有它的生命力。

  在目前这种媒介环境下,不仅仅是媒体需要融合跨界,文学、文化更需要融合跨界。如何把我们的传统书法、雕塑衍生成为文化产品,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而且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了。所谓跨界其实也是在呼应我们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这种传统不是要我们倒回去看,而是要面向未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复合型的作家、艺术家,这样才能顺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

  

  羊城晚报:您对《羊城晚报》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和期待?

  蒋述卓:作为一份文化大报,《羊城晚报》在文化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希望《羊城晚报》在保持文化本色的同时,进一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做到雅俗共赏。我认为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下,加强数字化平台的影响力是办好一份报纸的重要因素,因为数字化是目前新闻传播的重要手段。《羊城晚报》目前有这样的平台,希望这样的平台能更多样化一点,新闻做得更活泼有趣一些。

  另外,《羊城晚报》有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希望《羊城晚报》与文化产业进一步融合,打造一些文化IP。比如,可以将报纸的信息、创意构想为文化产业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