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灵魂的瞬间表情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3月14日        版次:A07    栏目:【不知不觉】    作者:钟红明

    

  

  钟红明 上海《收获》杂志副主编

  

  曾经看到多部电影,片尾都以纪实风格闪过那些可能是电影的原型,可能是灵感策源地的真实人物照片。寥寥几行字,一个人的简历,等等。如果是在影院,我可能是默默看完字幕,最后一个站起来的。在漫长的一生中,某个瞬间的他们,就此以某一种形态,凝固在黑白或者彩色的胶片上。

  曾记得在和王安忆的一次对谈中,她说:“经历过重大灾难的人有着什么样的表情?这也是容易变成概念的。我曾经遇见过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劫后余生的一个老人,瘦小的身躯,有着天真的笑容,我们反复地问他过去的故事,他回答得相当平淡,于是我们的提问也变得单调,他回答道,就是刚才说过的那些。他不像是拒绝回忆,更可能的是,我们将历史戏剧化了。我还遇到过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他伸出双臂,手腕向上,让我们看燃烧的疤痕。仅此而已,疤痕,终身携带,不能修复,可是生活在继续。我们要写的就是这继续的生活。”

  想起去过以色列,那些经历地狱般的劫难之后、定居在那里的老人,不愿意接受赔偿,噩梦般的记忆从来不曾离去,包括曾经被饥饿控制拿走家里最后一块饼干,一辈子被后悔折磨的……他们无形中落下了一种“储存”食物的习惯,简朴的家里,隐秘的角落,藏着各种干粮,以至于社区工作者不得不每个月找个理由让他们离开家,然后设法把他们家变质食物清理掉。

  文学,影像,留下的不只是那些人的故事,而是灵魂瞬间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