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人民视觉供图 |
|
|
|
《共产党宣言》“姊妹本”、《青年杂志》、贺绿汀《游击队歌》手稿 羊城晚报记者 柳卓楠 摄 |
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何晶 张璐瑶 谭铮 柳卓楠 “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 上海,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一座“清水墙面”“熊猫眼瓦当”的石库门建筑吸引了许多人驻足。春日阳光温暖,旁边繁华时尚的新天地商区人来人往。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简称“中共一大会址”),被称作“中国共产党的‘产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百年前,13名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怀抱着救国救民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梦想,从全国各地会聚于此。他们在18平方米的房间内酝酿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由此改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奔赴上海,来到中共一大会址,追寻我们党走过的辉煌历程,重温红色故事,探寻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深刻领会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往昔峥嵘】:开天辟地 中共一大开幕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来自七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13位代表与两位共产国际代表出席会议。中共一大共召开了七次会议,前六次在上海召开,当会议进行到7月30日晚时,突然遭到了上海法租界巡捕的搜查,会议被迫中止。代表们不得不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开会。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 中共一大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是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一次划时代意义的飞跃。 【红色宝藏】:开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钥匙 乌漆木门、朱红窗棂、灰黑清水墙……历经约5个月的修缮,中共一大会址的升级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这座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百年石库门建筑,将以“修旧如旧”的新面貌,于今年“七一”前正式对外开放,以全新姿态迎接党的百年华诞。 建馆以来,纪念馆一直坚持广泛征集革命文物,经过几十年努力,收藏了12万件(套)重要革命文物:《共产党宣言》的首个中文全译本、《新青年》创刊号、贺绿汀先生《游击队歌》手稿……这些“红色宝藏”成为开启、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钥匙。 中共一大会址“修旧如旧” 中共一大会址位于兴业路76号。一百年前,这里是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的一幢石库门住宅建筑。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开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通过多方查询、证实,找到会址,并按当年的模样进行整修和复制,原样恢复了会址里的家具物品。1951年中共一大会址进行了全面整修,1952年正式对外开放,1968年改名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记者了解到,2020年11月17日起,纪念馆开启又一次保护性修缮。此次修缮本着“最小干预”原则,通过种种努力“修旧如旧”,让前来瞻仰的观众尽可能地“接近”百年前“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珍贵的《共产党宣言》“姊妹本” 在纪念馆藏品保管部,记者见到了被称为“镇馆之宝”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1920年8月版和9月版。这两版宣言被后人称为《共产党宣言》“姊妹本”,它们背后有着一段动人故事。 五四运动的爆发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全文翻译并出版《共产党宣言》,成为一件紧迫的任务。1920年2月,在邵力子推荐下,精通日文和英文、对语言修辞颇有研究又具有马克思主义学识的青年陈望道担起了这份重任。 陈望道回到家乡浙江义乌,在一间柴房内,依据一部日文版和一部英文版《共产党宣言》,开始了夜以继日的翻译工作。一天,母亲为他准备了红糖水蘸粽子,并三番五次在屋外问他:“吃了吗?”他连连回答:“吃了吃了,甜极了。”但当母亲进屋时,却发现他嘴上满是墨汁——原来他是蘸着墨汁吃的粽子。由此,“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便成了《共产党宣言》翻译中的一段佳话。数月后,《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终于问世。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以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出版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红本)。共印行1000册,并迅速销售一空。由于排版疏忽,这一版的封面错印成“共党产宣言”,到9月再版时加以改正(蓝本)。于是便有了《共产党宣言》“姊妹本”。“红本”如今仅留存12册,异常珍贵。 《新青年》创刊号珍藏于此 纪念馆里还珍藏着十分珍贵的《新青年》杂志创刊号——《青年杂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决心从改造青年思想入手,改造中国社会。创刊号上刊登的发刊词,便是他所写的著名的《敬告青年》。1916年9月第2卷起,《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 这本杂志封面设计格外醒目。上半部分为一张长方形图片:一群并肩而坐听课的青年,图片中标有法文刊名“LA JEUNESSE”,为“青年”之意。 发刊词《敬告青年》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新青年》杂志的文章及后来的五四运动,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无数爱国青年觉醒,走上了救国复兴之路。 贺绿汀捐献《游击队歌》手稿 在纪念馆里,还珍藏着贺绿汀先生创作的《游击队歌》手稿。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贺绿汀先生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第一队,赴南京、武汉等地演出,最后到达山西临汾八路军办事处。在这里,敌后环境异常艰苦,但游击队员们却始终保持着乐观与昂扬,对革命充满自豪感。贺绿汀先生深受感动,并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策和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精心构思写成了这首歌曲。1938年春,此曲在八路军总司令部举行的晚会上第一次演出,迅即在部队、在各地传唱开来,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 这份手稿是用钢笔书写的,纸质微微泛黄,字迹和音符至今清晰。据了解,手稿一直被贺绿汀先生珍藏在身边。直至1961年8月,贺老将曲稿捐献给了纪念馆。 【对话守护者】 专访时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宋依璇: 用文创与直播“打开”百年党史荣光 四年前,“80后”宋依璇来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工作,担任副馆长。自此,她与这里结下不解之缘。 今年3月,羊城晚报记者在上海专访了时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宋依璇。她说,这里是9000多万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之地,在这里能看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艰辛。“我的使命就是守护好这里,做好党史故事的讲述者、接棒人、传递者。” 红色文创 让红色文化“潮”起来 近些年,临近百岁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火了”。2018年开始,纪念馆的观众量日益攀升,越来越多党员、海内外观众,包括小朋友都前来参观学习。一大会址纪念馆的文创产品,更成为年轻人喜爱的“红色文创”。 宋依璇告诉记者,一大会址纪念馆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有一个重要的使命——把党的故事传播给下一代,把党的精神传承给下一代。 如何做好党的故事的讲述者、党的精神的传播者和接棒人?在她看来,虽然百年以来,红色文化精神内核没有变,但作为传播者和传承者,讲故事的方式可以改变,应根据现代年轻人接受的方式作改进。 “1921年一大召开时,与会代表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年轻的代表才19岁。当时的他们是很潮的一批人,前瞻性、思想性非常强,所以做了创建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创举。”宋依璇说,“我们要把这个故事告诉现在的年轻人,红色文化是很年轻的,红色文化也可以是很潮的。” 如何用新潮的方式讲红色文化?近年来,一大会址纪念馆着力打造红色文创,开发设计了“初心红”笔记本、党章字帖、“把一大带回家”纪念U盘等产品,并带着这些红色文创产品参加深圳文博会等展会,在年轻群体中火了起来。 “要让年轻人先喜欢上这个产品,再去主动发现红色文化的魅力。”宋依璇说。 跨界直播 用新媒介讲好百年故事 2020年7月1日晚,宋依璇开启网络直播“首秀”,和李佳琦一起为一大会址纪念馆的红色文创“带货”。 7000多万人次涌进直播间。“红色文创原来可以这么潮!”“我了解到了很多红色文化的故事”……看到网友们发在弹幕中的一句句肯定和鼓励,宋依璇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 “直播开启了红色文化的一种新传播方式,我们要用好这种媒介,讲好红色文化故事。”她说。 2020年,一大会址纪念馆还开展了“00后讲建党故事”“把一大红色文化送上万米高空”“初心之地 红色之城——上海·党的诞生地”巡展等活动,用更新颖的方式讲述党的故事。 “目前我们接待的观众累计有1000多万人次。我国有9000多万名共产党员,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让每一名党员都有机会学习体会建党的故事,做好建党故事、建党精神的传播。”宋依璇说。 羊城晚报记者 张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