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附小有丰富的科创课程安排 |
广外附校吴玉爱校长 |
学校名片: 广外附属中小学创办于1970年,坐落在白云山脚下,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全额出资的公有民办学校。学校现有小学36个班级,初中12个班级,学生近2200人,教职工170多人。 多年来,学校依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优质资源,坚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的办学宗旨,实行精细化管理,着力内涵优质化发展,追求文化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 文/崔文灿 图/学校供图 4月底,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十条要求,强调要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让作业回归到学校育人环节中来…… 而在广外附属中小学(以下简称“广外附校”),孩子们早在8年前就有着一套与众不同的作业“规则”:每周三没有作业,家长不参与批改、签名作业,每科作业每天不超过半个小时、低年级所有科目作业总时长不超过一个小时…… 这些减负之举曾引发家长担忧“孩子输在起跑线”,不过数年的实践证实,学生的学业水平成绩不降反升。 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广外附校的育人有何特色?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广外附校校长吴玉爱,听这位从业40年的老教育工作者如何解读全人教育,如何把住教学质量这条学校的“生命线”。 打造有温度、有生命的课堂 羊城晚报: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学生学业水平却上来了。这是什么原因? 吴玉爱:第一个原因是学生更乐学了。学习任务轻松了,学生自然而然就不会畏惧学习;第二,老师们通过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水平,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觉得这才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反观现在很多学校或家长更重视孩子在课外补习,淡化了课堂内的学习,这是本末倒置的。这是整个社会的教育生态出现了问题。 羊城晚报: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的提升不是一句空话。到底怎么抓课堂?如何评价课堂教学? 吴玉爱:我们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评价:第一,要求老师的课堂要是有生命、有温度的。“温度”表现在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心,老师们通过对学生课堂教学的关注和指导,让知识得到落实。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行课堂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这是我们关注课堂教学的第一个方面,也是核心点。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渗透反思性的教学,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老师们在课堂里设置很多开放性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及时点评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能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 第三,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融合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交叉,而是要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抓住一些融合的点,这些点要能够符合学生学习的状态,思维的能力。通过这一连串的举措,让学生在减负的同时,教学质量不减。 羊城晚报:广外附校对老师有什么要求? 吴玉爱:和用班级分数衡量教师不同,学校更重视老师是否受学生喜欢,是否被家长认同。学校提出“要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这个口号看起来很朴实,但实际上隐藏了一些重要道理。 学生喜爱这门课程的老师,才会进一步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进而才会爱学习、爱学校。而学校也鼓励老师们在专业上成长,“课题驱动”是学校最重要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因为这关系到老师在专业上是否走得更加长远。当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提升,掌握课程主渠道,这才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所以学生减负了,老师们更辛苦了。我认为,一个学校如果老师们很轻松,学校就开始走下坡路;老师们感觉到比较紧张,也有很多付出,这才是一种成长的状态。 羊城晚报:学校的师资稳定吗? 吴玉爱:非常稳定。一个集体往往从三个方面留人:第一是情感留人,第二个是事业留人,第三个是待遇留人。 在我们学校,待遇留人是做不到的,因为我们的待遇在民办学校中只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所以学校更注重情感留人,给老师们创设一个比较好的人文环境。 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老师在这里能够成长,能看到未来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这些年因为学校对老师的培养,老师的专业发展呈现出一个较好的态势。学校专门成立了一个协助教师申报职称评定的部门,所以一批又一批老师在专业上得到快速的成长。 羊城晚报:广外附校举办的活动很多元、有特色,怎么处理好各类活动和高质量教学的关系? 吴玉爱:学校所有的活动都是在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的层次下开展,否则的话就本末倒置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虽然不是全部,但是核心。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 我很早以前讲过两句话: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厚度,办学特色是学校的高度。没有特色,学校就千校一面;没有质量,学校就不稳定。在这两方面上,我们费了很多功夫和心血,真正打造了学校整体办学的根基。 羊城晚报:您觉得学校的“高度和厚度”达到预期了吗? 吴玉爱:我们在努力践行这两个方面,但是达到有多高、多厚,还得由外界来评判。一个只抓应试的学校,是不负责任的学校;一个只会抓应试的校长,是没有水平的校长。所以每次家长会我总是讲一句话:让孩子成为幸福的普通人。如果家长是这么给孩子定位的话,可能孩子会给你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校园各类活动是“人人都可以享受的红利” 最近,一首广外附校师生共同改编、演绎的歌曲《朝代歌》正式出炉。“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意气风发的广外附校学子用音乐演绎中华五千年,让历史看得见、听得到、讲得出。在广外附校,传统文化是育人亮点之一,经典阅读进入课表,课堂内外涌现出读名著、诵诗词的热潮。 除了引领孩子们走进经典文化圣殿,广外附校还在活动育人、外语能力、艺体素养、科技创新上走出特色素质教育之路: “每周都有小活动,每月都有大活动”是广外附校的真实写照。学校每年度依次举行新年文艺汇演、经典诵读展演、英语戏剧展演、迎国庆合唱比赛、年级主题活动、校外实践活动、六·一游园、校运会、各类球赛等,活动面向生活,全员参与,重视过程,注重体验。 外语是广外的“看家本领”,学校依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教育资源,建立强调语用的英语教学模式,戏剧英语这类在体制内中小学罕见的课程,广外附校的学生触手可及。 学校推行“项目进课堂”,不同年级主打不同艺体项目,合唱、舞蹈、管乐、剪纸、国画、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均在日常课表之中。 学校开设创客普及课程,课程引入完整的机械、电子和编程知识,以实践活动、问题解决带动学生学习为过程。目前,学校已获得中央电教馆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两个国家级课题的立项;荣获“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首批种子学校,广州市首批人工智能实验校区…… 在广外附校,这些优质资源是“人人都可以享受的红利”,而非个别学生的专场。或许因为有过十几年的高校教学经验,或许40年教育生涯中见证过太多得与失,吴玉爱校长有着尊重教育规律的智慧和定力。“广外附校的特色是打造一片,而不是一个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到活力。”吴玉爱说,“教育不能够去培养一个学生所谓的某种天性和素养,而是给他提供了一处场所,一块土壤,让他的潜质得到充分体验和发展,才有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