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科创“广州之路”怎么走?

《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今年7月正式实施,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5月25日        版次:A04G    栏目:    作者:张璐瑶

  今年7月,《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即将正式颁布实施。未来,广州将如何继续优化科技创新布局,建设科技创新强市?5月24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第238期“羊城论坛”,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共议广州科创之路。

  

  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2万家

  

  广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吴汉荣介绍,近几年,广州建立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性科技创新平台;在新一代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汽车等九大领域布局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取得阶段性进展;高新技术企业从“十三五”初期的不到1200家,发展到去年的1.2万家;汇聚越来越多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广州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都走在全国前列。”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调研后发现,广州高科技的发展超乎想象。数据显示,全国“十三五”期间,广州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104项,占全省的54%。

  “当前,科技创新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吴汉荣说,“比如很多战略性平台还在建设初期,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科技创新需要;很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有些关键的零部件依赖进口;广州本地科技创新的引领性龙头企业比较缺乏等。这就是我们‘十四五’努力的方向。”

  

  为科创提供一个宽容环境

  

  广州如何引进和留住更多科创人才?广州市政协委员曾报春提出,不要用一个框来“框”住人才,而应不拘一格引人才。“我们在招揽人才的时候,不能单看35岁以下,拿了多少个国家大奖,更要看实实在在的情况。”曾报春建议,降低广州引才门槛,不要让50岁以上的核心人才卡在职称、年龄等问题上。

  未来广州要如何提高人才吸引力?广东省焊接技术研究所(广东省中乌研究院)院长董春林提出,近几年,长三角及深圳等地出台了很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有的地方不仅提供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还有可免费乘公交、坐地铁、游景区等的“人才卡”。“虽然是小事,但很温暖。广州市应该也可以做到。”

  论坛上,有企业代表提出,科创企业多是“轻资产”运行,前期投入较大,回报期较长,需要不断的资金支持,业界称之为科创企业的“死亡陷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广州市人大代表徐嵩建议,政府投资的母资金,对科研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包容。“不要一律要求对赌,否则科研人员一旦失败,就站在悬崖边上。”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刘群介绍,即将实施的《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就是要以法治为引领,为科技创新提供一个宽容的环境。在条例中,很少见到“严禁”“禁止”“不准”等词语,更多的是“鼓励”。

  “条例特别提出营造审慎包容的环境。”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谢惠加认为,这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大家关心的问题,也能很好地指引未来广州科技创新的方向。

  羊城晚报记者 张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