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高速航拍 受访者供图 |
梅州客都人家 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摄 |
梅州兴宁大坪镇“十二肩岭”古驿道 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摄 |
近年来,梅州加快补齐交通短板,大力构建内联外通的高速路网,打通红色苏区融湾发展的通道。对内,以梅州城区为中心,建设到各县区的高速;对外,以梅河高速为基础,实现闽粤赣周边城市的连接。 高速路网的构建,极大地驱动了梅州经济社会发展。梅州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梅州丰富的红色资源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梅州优质的农产品成为大湾区的畅销品。在一条条高速公路的带动下,梅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步伐不断加快,革命老区苏区梅州正迎来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 梅州综保区推动老区振兴 沿着梅河高速进入粤北生态保护功能区——梅州,青山苍翠、白云悠悠,从汕昆高速畲江出口下来,经过广梅园,约五分钟的车程就达到梅州综合保税区。 梅州综保区于2020年6月28日获国务院批复设立,是广东省内唯一一个内陆型综保区、北部生态发展区首个综保区,梅州首个国家级发展平台。据梅州综合保税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曾辉介绍,梅州综保区规划面积2.53平方公里,一期建设面积1.46平方公里,处于梅县、兴宁、五华、丰顺产业集聚带的核心区,距离汕昆高速、梅龙高速出口仅5分钟车程,距离梅汕高铁畲江北站10分钟车程,到梅县机场、潮汕机场约40分钟车程。2023年梅龙高铁建成通车后,1个半小时即可到达珠三角,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生活圈。毗邻梅州综保区、正在建设的梅州国际无水港,建成后可通过铁路对接盐田港、汕头港、潮州港等沿海港口,实现铁路物流与综保区无缝对接。 梅州劲越头盔公司是一家生产专业汽车摩托头盔的企业,该企业2019年从广州迁至梅州,是梅州综保区第一家进驻的企业。梅州劲越头盔公司副总经理陈运辉介绍,企业从落户到生产,再到进出口报关都得到了梅州当地政府和海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企业生产效益良好,公司对在梅州综保区发展充满信心。 202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梅州综保区建设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我们围绕一次建设、一次验收、一次达标、一次运行、一次成功的目标,全力冲刺建设,确保6月底如期建成申请验收封关。”曾辉告诉记者,除了加快推进综保区建设,梅州还出台了促进梅州综保区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成立6支招商小分队,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召开了招商推介会,已落户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企业6家,新签约项目10家,打造梅州对外开放新平台,推动梅州老区苏区振兴发展。 客家文旅项目引来八方游客 梅州客都人家康养文旅项目位于梅县区丙村镇,距离梅龙高速、东环高速丙村出口不过5分钟车程,到梅州城区、梅河高速、汕昆高速及梅汕高铁、梅县机场只需30分钟车程,同时周边配套有省道S223和S333线,可谓占据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 “梅州市委市政府为客都人家造了如此便捷的基础条件,客都人家也跑出了‘梅州速度’,仅用500多天就建成开放营业。”梅州翼天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杰说。 据了解,客都人家康养文旅项目由翼天文旅集团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是2019年广东省发重点项目,涵盖客乡老街、原乡实景演艺、文旅创意产业园、会展中心、五星悦麓度假酒店、翼天·养生谷等板块,打造集“文化展示、实景演出、民俗体验、商务休闲、文旅度假、康养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文旅胜地。 “今年‘五一’期间,该项目单日接待游客最高5万人次,总接待游客20万人次。”据熊杰介绍,客都人家致力于打造华南文旅新标杆,建成的客乡老街包含客家文化展示基地、开放式客家民俗风情展演景区、客家特色的夜游旅游目的地、全业态一站式休闲旅游新地标、沉浸式情景体验互动景区、粤东地区大规模的百年古建筑群等亮点。值得一提的是,围屋场景结构大型情景体验剧《原乡》,该剧以客家母亲为人物主线,以先贤代表为模型,通过客家围屋、半圆水舞台、方形实景演出区、旋转观众席等,加以声光电为技术支持,让观众拥有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 以文化涵养文明,以环境优化生活。目前,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项目中,与上饶灵山工匠小镇一脉相承又更加客家文化意味的“翼天养生谷”正在建设,“翼天养生谷”涵盖亲子园、长乐园、康乐园、颐养园,是梅州首个全龄化健康新生活大文旅社区。 盘活红色资源带动区域发展 梅州市兴宁大坪镇是革命老区,蕴含着浑厚而光荣的革命历史,红色资源尤其丰富。随着大坪高速出口的打通,革命老区的良好生态以及丰富的红色资源也被挖掘、唤醒,成为推动革命老区发展的重要禀赋和优势。 “十二肩岭”古驿道位于大坪镇潭坑铺与罗冈铺之间的翻山小道,全长约2公里。弯弯曲曲的青石路,沿着山势延伸,翻山越岭后到达江西省寻乌县。据《惠州府志》记载,该驿道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是兴宁客家人挑盐、上江西担货及返程的必经之路,是古代沟通兴宁南北的重要干道,在明代剿抚赣南寇乱、清代潮盐输入赣南、民国支援中央苏区中均发挥过重要作用。因古代往来担货挑夫经过此山岭,需要歇肩十二次,故称为“十二肩岭”。 2018年,“十二肩岭”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打造的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修复工程。目前,已完成古驿道的本体修复、连接线、标识系统、休息亭等设施建设工作,完善沿线相关基础配套设施,打造精华线路。古驿道精华段全长7.6公里,其中,古驿道本体(十二肩岭古道)全长1.9公里,均为山地型古道;连接线包括3.4公里的乡道及2.3公里的村道和步道;沿线资源点包括古驿道相关遗存6处。同时,围绕打造南粤古驿道“寻乌调查红色之旅”主题,充分挖掘沿线历史资源和红色基因,加强落实红色遗址的保护修复,把历史文化名人和自热资源的连线连片开发利用,带动区域发展。 除了古驿道,大坪镇红色资源的典型就是罗屏汉故居。罗屏汉、张瑾瑜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杰出领导人,其故居约有150年历史,是一座底层约500平方米二层砖木四角式瓦房。罗屏汉青少年时期在这里生活和读书,并曾经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此从事革命活动。2017年年初大坪镇党委、政府投入200万元启动修复工程,同年8月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重修,2018年5月完成罗屏汉夫妇革命史迹布展并对外开放。同时,以罗屏汉、张瑾瑜夫妇为原型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电影《生死坚守》在此拍摄。 “近年来,大坪镇镇抢抓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历史机遇,并结合我镇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美食资源,全力打造红色大坪、古道客邑、美食之乡,打好打响红色、绿色、美食‘三张牌’。”兴宁市大坪镇党委书记许杰浩告诉记者,立足大坪丰富的红色资源,该镇正在积极谋划建设“红色小镇”,规划编制了《兴宁市大坪镇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总体规划(2020-2035)》,全力打造以“一核两带”为总体布局的红色文化特色小镇。 许杰浩介绍,一核,即“红色文化核心区”,依托罗屏汉故居、黄文杰故居、十二肩岭古驿道3个红色基点,以罗岗河、大坪河碧道和列入兴宁市“十四五”规划的“苏区大道”(十二肩岭古驿道至罗屏汉故居快捷通道)为线,串联下大塘高山红薯基地、友联虎坑沙田柚基地、潭坑丝苗米现代产业园、坪联万亩油茶基地和坪洋湖生态旅游区等,打造集历史追忆、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乡村度假、田园休闲、康体养生等多元体验于一体的环形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两带是指“美食非遗体验带”和“生态农业发展带”,以圩镇现有建成区为中点、S226线大坪段为主轴线,通过盘活土地、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往南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打响水稻、油茶、柚果、大豆、高山红薯等特色品牌;往北依托包子豆腐、鱼生等美食和马灯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好美食+文化“旅游牌”。下一步,大坪镇将着力在“红色+”上下工夫,把本地的丝苗米、大豆、高山红薯、鹰嘴桃、沙田柚、油茶等特色农业与红色产业的打造结合起来,打造“红色文化+特色农业+美食+休闲旅游+民宿”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数据说 ●近五年,梅州市共完成交通投资660亿元,年均增长15.5%。梅汕客专开通运营,步入“动车时代”。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2万公里,五年增加2000多公里,公路密度达130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08公里、居粤东西北地区前列,建设规模、里程和投资额均为历史之最。新改建和改造国省道800公里,国省道总里程实现翻一番。5个县(市、区)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市100人以上自然村实现通硬化路。梅州机场航线航班进一步优化加密,与主要城市通达更加便捷。“十三五”期间,梅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十二五”末943.6亿元增加到1207.98亿元,年均增长4.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376.4亿元增加到474.9亿元,年均增长4.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4万元增加到2.38万元,年均增长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