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危难见真情 丹诚心相许

“文化名人大营救”的艺术回眸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7月04日        版次:A06    栏目:    作者:朱绍杰

     何香凝美术馆展览现场

     东江百日杂忆之一(漫画) 丁聪 1987年 深圳美术馆藏

     晓风残月(油印木刻) 蔡迪支 许钦松 1981年7月

     丁聪专题展览现场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近日,“文化名人大营救——深圳美术馆馆藏丁聪《东江百日杂忆》组画暨专题美术作品展”“丹诚相许——中国文化名人营救艺术文献暨廖安祥捐赠书画特展”相继开展,从不同角度呈现七十余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文化名人大营救。

  现当代老、中、青三代画家在先辈革命者的感召和激励下,以各自擅长的方式创作的文化名人大营救主题美术作品,包含国画、版画、油画、雕塑等不同美术体裁。“大营救”虽已成为历史,但在文化人的精神世界中却留下深远回响——

  

  背景

  百年党史中的奇观:“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同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昔日繁华的维多利亚港湾燃起战火,众多文化界知名人士成了日军追捕的对象,危在旦夕。在这紧要关头,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多次急电八路军驻港办事处,由办事处主任廖承志组织并部署多方力量,以最快、最安全的方式,将一大批文化名人转送到各游击区和大后方。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营救”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铺展开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江游击队排除万难,营救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夏衍、沈志远、张友渔、胡绳、范长江、丁聪等文化民主人士及其家属冲破日军封锁线,从香港成功撤离。

  这场“大营救”历时近200天,中国共产党与日军、伪军、土匪等斗智斗勇,出奇制胜地营救出滞留香港的抗日爱国文化界人士、民主人士及其家属800余人。“大营救”任务之艰巨、规模之大、时间之短、营救人员之多,让人惊叹,而整个过程中未牺牲一人。

  这场闻名中外的秘密大营救取得完全成功,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历史奇观,对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文化界以及国际舆论中树立了良好形象,保护了中国的红色“文脉”和精英,被茅盾先生称之为“抗战以来(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亲历

  丁聪:“终生难忘的一幅漫画”

  

  6月29日至8月1日,“文化名人大营救——深圳美术馆馆藏丁聪《东江百日杂忆》组画暨专题美术作品展”在深圳美术馆展出。展览以“大营救”亲历者丁聪所作《东江百日杂忆》组画为主体,呈现了当事文化人的视角和感受。

  1987年,曾经被营救的文化名人之一画家丁聪时年七十,他根据回忆画出了这一段经历,题为《东江百日杂忆》又名《东江纵队100天》,组画共十幅,包括营救途中的趣事、游击队的安排、在白石龙住草寮、轮流值夜班、放哨、洗露天浴,以及为东江游击队的《东江民报》画漫画。

  丁聪还曾写下《终生难忘的一幅漫画》一文,也是讲述这段被营救的经历。在文中,丁聪记述了多个大营救及滞留东江的故事,其中曾为《东江民报》画过的漫画最为难忘:“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直接画在蜡纸上的画。铁笔划在有网点的钢板上跟用毛笔画在纸上的劲儿完全不一样,好不容易才完成了这一幅使我终生难忘的漫画稿。”

  组画同样以第一人称讲述这段经历,10幅作品中有8幅都有自己的形象出现在画面中。技法上他摒弃了漫画夸张变形的处理,以平实的手法客观地描述,使观众更能体会到画面的真实感和现场感。一丝不苟的人物造型、灵动的线条,以及黑白灰的特别经营,让人一眼就看出是丁聪的作品。而作品也充分传达出丁聪先生乐观的人生信念、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以及相信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即将到来的信心和憧憬。

  

  参与

  廖安祥:无私无畏的“梅州大侠”

  

  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丹诚相许——中国文化名人营救艺术文献暨廖安祥捐赠书画特展”,展出“大营救”时期珍贵的书画、文献和影像等历史资料60余件(套),侧重从香港地下党工作者、大营救参与者廖安祥的视角再现这次大营救。

  廖安祥早年离开出生地梅县,在港经商,并于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在廖承志的领导下,廖安祥以“义顺源”商号作据点,掩护并救出了被困香港的何香凝、柳亚子等一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廖安祥后人廖志刚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廖安祥曾斥巨资购得两艘机动帆船,成为“大营救”中的“海上交通线”重要交通工具。

  由于何、柳二老年老体弱,必须从水路逃走,不要让他们走陆路山地。后来,廖安祥首先把何老太和柳老先生以及廖承志的夫人经普椿和柳老的女儿柳无垢转移至铜锣湾避风港,隐蔽在大驳船住了10多天,再用电船送二老出海,经辗转航行飘泊了七昼夜,才到达海丰脱离虎口,随后再转送临时省会曲江(即韶关)住下。

  紧接着,廖安祥奉命返回内地接受新任务,把他此前买的两艘机动帆船交付组织,先后把困守香港的60多位爱国民主人士和知名的文化人抢救回内地。

  1949年全国第一次政协会议前夕,柳亚子得知当年脱险详情后,赋诗赠予廖安祥,跋中称廖安祥为“梅州大侠”。

  此次展览还展出何香凝、柳亚子、茅盾、蔡楚生等赠予廖安祥的书画作品,直接体现了共产党人与文化人因为“大营救”而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这些作品在廖安祥生前均悉数捐赠并收藏于梅州嘉应大学(今嘉应学院)。

  

  经典

  许钦松:形神兼备再现茅盾、邹韬奋

  

  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介绍广东画家蔡迪支、许钦松的版画作品《晓风残月》,是众多文化名人大营救主题美术作品的代表。

  1981年,画家蔡迪支、许钦松根据香港沦陷时中共中央八路军办事处及东江抗日游击队合力营救文化人士到达抗日后方的场景,创作了版画作品《晓风残月》。

  为了还原历史事件,蔡迪支和许钦松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将整个画作场景设计为大家星夜兼程、翻山越岭赶往游击区的场景。画作以“之”字形构图,勾勒出一幅这样的场景:一支正在行进的队伍,沿着蜿蜒迂回的山路,鱼贯穿梭在夜晚的丛林之中。从树冠中腾起的一群乌鸦在空中纷飞,惊扰了夜晚本该有的宁静,营造出紧张的气氛,让人感觉危机四伏。

  据许钦松回忆:“在刻画的过程当中,难点在于它是拇指头那么大的一个小小的地方,能够刻画出他们的形象,而且又特别在形和神方面要具备,表达这两位先生的主要特征和特有的形象,难度很大。”

  为了表现出茅盾和邹韬奋两位先生的具体形象,两位画家既参考了相关的大量照片,又结合了动态表情,用了半年的时间反复刻画、精心打磨。走在队伍最前面的茅盾身背行囊,脸上现出一丝倦意,身姿却依旧挺拔坚定,神情也泰然自若;身边的护卫者更是扛枪阔步,神色笃定。紧随其后的邹韬奋嘴角带笑,圆框眼镜透出文人的儒雅,矫健步伐散发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点睛  

  陈履生:艺术不能离开社会和现实

  

  对“大营救”相关主题的创作研究不断深入,亦被阐发出越来越多的当下意义。“上个世纪40年代初以叶浅予、丁聪等画家‘画自己’的表现,正成为我们今天的镜鉴。”在原中国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看来,当我们今天重新回首这一历史事件时,更重要的是他们用艺术的方式参与社会现实给予我们今天以重要的启示:这就是艺术不能离开社会和现实,不能失去“画家的职责”。

  除了丁聪外,与这次大营救相关的一批画家也相继创作了一批作品。当年逃离香港的文化名人中的画家重新聚首桂林时,于1942年12月举办了“香港的受难”画展。参加的画家有盛此君、黄新波、杨秋人、温涛、郁风、特伟六人。接着该展又于1943年在重庆举行,并增加了叶浅予、丁聪、林仰峥三人。

  他们的创作和整个抗战结合在了一起,从个人经历观照现实,成为一代艺术家的共识与追求。陈履生认为,以丁聪、叶浅予为代表的艺术、社会实践,虽然画的是自己的遭遇和经历,却有着更为广泛的社会现实为背景,也是整个事件中文化人集体写照的缩影。

  陈履生在展览前言中写道:丁聪的《东江百日杂忆》和叶浅予先生1942年所画的《逃出香港》组画中的“沙田野宿”“避难山村”“强被拉”“化装过关”等,构成了蒙难与脱险的全过程,可以说这是由当事人创作的一部图像化的历史,表现出了不同于其他画作的重要意义:今天如何用艺术反映社会,服务社会,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种服务于社会的关怀之中,表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当然,通过这些的作品来审视这一场大营救的历史,能够了解到那些文化人之所以在那个时代选择跟着共产党走的原因:他们在危难中见到了真情。”陈履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