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浩月 一年前,在一次新闻评论研讨会上,我说了一个观点:评论要向文学回归,要杂文化、散文化。为了让大家能听进去,我以写法律评论的一位大咖为例,说他的文章严谨、扎实、振聋发聩,但表面上看来,却看不到文学性。 大家一起笑出声来,我也跟着笑——在法律评论里寻找文学性,像在黄金中寻找青草一样不靠谱。笑声让我忘记了补充接下来的观点:如果一名写作者,哪怕是写看上去枯燥的法律评论,只要他的文章始终有底层立场,始终充满人文关怀,读者就可以从他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文学性的存在——悲悯与同情。 任何理性的评论文章,背后都藏着汹涌的情感波涛,不信你重读鲁迅,再读王小波,都能真切地被他们的情绪所感染。他们的文章之所以不褪色,在于观点,更在于情感与文学。鲁迅的文章不过时,王小波的文章还会让人忍俊不禁,除了具有文学魅力之外,还在于他们看到了事物与现象的本质。 一个经过15秒钟思考就能看清某个事件本质的人,和一个花费数天、一年甚至一生也没弄明白事体的人,他们所看到与拥有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人们读书,游历,与人打交道,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一些道理,解开一些困惑,活得自在一些。为了这份自在或者说超脱,有人愿意多受一点苦,愿意扎进深奥的文史哲当中,想要用知识武装自己。 可是,知识不等于智慧。你拥有很多知识,但不等于拥有了智慧。在以前的乡村,偶尔会遇到一位老人,他没走出过方圆百里,除了听戏和评书之外,没读过几本书。他甚至不认识字,但站在他面前,说上一会话,便会觉得他看透了人世百态,如星空一样,深奥又清朗。他笑,他用柔和、睿智的眼光看着你,用一两句话就破解了困扰你多年的难题,让你觉得自己是个傻子。 他的智慧从哪里来?是从与天空的对视中来,从与大自然一草一木的交流中来,从戏台上别人的人生感悟而来。他在一个村庄里,看多了来去与生死。他在某一个瞬间大彻大悟。他年轻时痛哭过,也大笑过。他知道了这个小社会的运转规则,懂得了人性的复杂,接纳了美好与邪恶有时候会同时写在一张纸上。 他看见了自己的渺小,同时也看到了生活的伟大。最主要的,是他选择站在正确的一面,但永远不追求绝对正确。这就是智慧。奢望有一天,我能拥有这样的智慧,不要求全部,有部分就好。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可以在田野里准确地指出,某一个坟茔下埋着一个人、两个人还是三个人,在差不多连说对了七八次之后,村里人大骇,说咱们村出了一个“异人”,那些人不知道,这纯粹是一个数学概率问题,和后来我在酒桌上与人猜拳,也能连赢七八次一样。这不是智慧,这是游戏,但它让人快乐。 期望读到这本书的朋友,哪怕其中的某一篇文字或某一个观点,能够给你带来一点点的启发与收获,那也是我的荣幸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