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是从唐诗里知道“楼兰”的:王昌龄写过“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李白也写过“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据文学家统计,“楼兰”在唐诗里出现的频率达到几十次,某种意义上它已经成为西域的一个代名词。 自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以来,楼兰一直是国内外考古、历史、地理等诸多学科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楼兰、鄯善都城的问题一直都是学界争论的焦点。 “斩楼兰”的故事 文献记载,楼兰在汉代的位置在罗布泊西岸,塔里木盆地的最东端。它的位置特别重要,汉代的丝绸之路沿着塔里木盆地的南北两缘,楼兰正好处在这两条路的分界点。西汉曾和北方的匈奴争夺西域,楼兰就是争夺的焦点之一。 面对这两个大国,作为小国的楼兰两边都不敢得罪,于是采用“骑墙”的做法,国王在两边各派一个质子。在西汉都城长安做人质的楼兰质子叫尉屠耆,他向汉昭帝报告,说自己在楼兰做国王的哥哥偏袒匈奴,被匈奴离间,数次杀害汉使。汉昭帝听到此消息非常生气,于是派了一位叫傅介子的刺客,刺杀了楼兰王,立尉屠耆为新楼兰王。显然这是一个亲汉的政权。这一事件在历史上叫做“斩楼兰”事件,成为西汉经营西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从此西汉在西域有了大本营,逐渐站稳脚跟,最终把西域都纳入到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之内。 “楼兰”是本地语言的汉文音译,昭帝在送尉屠耆回楼兰时,把楼兰的名字改为“鄯善”,一个汉文化色彩很浓的名字。但唐人依然把这个地方称为“楼兰”,可能由于“斩楼兰”的故事太深入人心,也可能是唐人希望像汉人那样再现这种盛世场景,到西域去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斩楼兰”的发生地在哪 斯文·赫定在1900年发现了楼兰。由于遗址中出土的文书上带有“楼兰”的字样,他自然地以为这就是历史上“斩楼兰”故事的发生地,于是把这个遗址称为“楼兰古城”,编号LA。 然而从1900年至今,LA古城已经发现120年了,期间考古人员一直没有在LA古城里发现“斩楼兰”故事有关的任何遗迹遗物。地表的遗存大多是魏晋时期的,比“斩楼兰”事件晚了几百年,最早的遗存也只到东汉时期。所以,这个LA古城可能不是“斩楼兰”故事发生的地点。 在LA古城的东北方向30公里左右有一座编号为LE的古城,当地称其为“方城”,这应该是西汉时期的古城。因为它的城墙特征与西汉时期中原地区设在边境的长城完全一致。每个时代的人都有那个时代独特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并会在物质材料上表现出来,这是考古类型学研究的思路。筑城也是如此。 但这个西汉时期的城也不是楼兰城,因为方城的平面呈方形。在中原文化里,方形代表着一定的等级和秩序,汉代是一个严谨的、讲究尺度的时代。方城大约130米(相当于汉代的55丈)见方,相当于一个都尉,所以它应该是汉人筑的城。而处于西域的楼兰城,在中原使者到达之前就已经存在,其筑城技术与中原的差别很大。西域地区环境干旱少雨,城墙不需要夯得很结实,它的城墙是淤泥堆积出来的。西域人没有崇方的理念,所以城墙随形就势,呈现出自然的圆形,也有利于防御风沙。 2017年初,考古工作者终于在罗布泊西北发现了一座圆形的古城,依据自然地名将其命名为“咸水泉古城”。他们从本体形制、构筑方式、地表遗物等方面推测,这可能就是楼兰的都城。 更名鄯善之后的都城又在何处 尉屠耆从长安返回楼兰以后,他并没有在原来的都城居住。《汉书》在介绍鄯善国时说,它“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同时介绍说,尉屠耆回国的时候向汉昭帝提了一个要求,说自己“身在汉久,今归,单弱,而前王有子在,恐为所杀”。国中有个叫伊循城的地方,那里土地肥美,希望汉昭帝给自己派一个将军,在那里屯田积谷。汉昭帝答应了这个要求。 这里出现了两座城,一是都城“扜泥城”,还有一个汉人将军住的“伊循城”。这两座城又在哪里呢? 在《新唐书·地理志》和敦煌文书中,都描述唐代有一个叫康艳典的粟特人来到了楼兰,在扜泥城上面筑了一座石头城,名为“石城镇”。考古人员发现,楼兰周边地区99%的城都是土筑的城墙,只有一座城是石头做的,它的位置在LA古城西南两百公里左右的地方,是一个叫“且尔乞都克”的古城。这无疑就是粟特人建的那座“石城镇”,汉代的扜泥城应该就在石城镇的下面。该城是方形的,这说明尉屠耆在建新城时,已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在这座城里还出土了一组汉代陶器,应该就是扜泥城的遗物。 距离且尔乞都克城不远处有一座“米兰古城”。它从位置来看应该就是汉朝将军屯田的伊循城所在的地方。这个城的平面也是方形的,是汉式的城,夯土板筑,而且城墙保留得非常好。在2014年,当地文物的保护人员在对该遗址进行例行巡查的时候,无意中捡到一件铜斧,这是典型的北方游牧人群使用的器物,它的年代不会晚于西汉时期。它出现在这里,便证明了米兰古城在汉代就已经存在了。学者们根据其他在米兰古城发现的材料,又辨识出一些汉代的考古遗存。综合来看,大概就能认定,它就是伊循城的所在。 考古工作就像在历史长河里打捞星星点点的碎片。一个新发现,就如同一个巨大拼图里的一点碎片,它带着编号。在考古学上,类型学研究有大量的碎片作为基础,搞清碎片的编码规则, 知道它的年代之后,才能知道这个碎片在拼图里面的位置。这就是对历史的推进过程,可能费了很大力气,其价值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这些都是有意义的。 (文字源自“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第32期演讲现场 整理:福袋)
-
即时新闻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陈晓露谈楼兰往事的复原过程
楼兰都城今何在?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8月14日
版次:A07
栏目:讲演录
作者:福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