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助人文以科技,融科技以人文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9月24日        版次:A11G    栏目:【学生作文】 2    作者:陈欣骅

  

  □陈欣骅 华南师大附中高三(4)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助人文以科技,融科技以人文》。

  “嫦娥”搭载着“神舟”飞船驶向星辰大海,可上九天揽月;“墨子”携手“夸父”眺望无垠虚空,可探天地“鸿蒙”。一项项科技成果落地,是中国人进军未来征程上的脚印;一个个动人心弦的名字,是华夏儿女对往昔峥嵘的纪念。无论是取材神话,还是来源于文学,抑或是传承于先贤,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名都为我们揭示了科技与人文的辩证关系。

  助人文以科技。一项项科技成果,无不在助力人文的发展。曾经的屈原只能用《天问》书写不解,万户只能用烟花点燃梦想,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已让“天问”到访火星解“荧惑”,让“嫦娥”奔向月球探“广寒宫”。科技对人文的助力还不尽于此。且看樊锦诗用数字技术永葆敦煌艺术的容颜,商务印书馆用信息技术传播古籍。人文发展中的秘密破解,也得益于科技的发展。

  融科技于人文。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名,洋溢着华夏儿女的浪漫主义情怀,也因此让科技有了温度。父辈或许不知何为“登月探测”,何为“太阳监测”,但只要一听到“嫦娥”“夸父”,心中的疑惑便可顿释,转为对工程意义的理解。姚期智曾言:“科技发展就是要求真,求善,求美。”近年来,许多互联网公司针对老年人需求研发“适老产品”,不正是在追求人文的真善美吗?科技发展的温度与方向,正在人文情怀中闪耀。

  科技是现实的“路”,人文是理想的“门”。人文是基础,是目的;科技则是建筑,是手段。在人文给予科技以方向和温暖的同时,科技也在用一个个飞跃装扮着人文。电视剧《山海情》中的技术专家,在对口扶贫这一人文事业感召下,带着高新科技来到宁夏,最终也在宁夏西海固的土地上结出了新科技的“果”。科技与人文双生共存,并蒂绽放,如同民族复兴事业上的“混天绫”与“乾坤圈”,正在助力中国“关关难过关关过”。

  同学们,这一个个科技成果的命名中所昭示的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不正启发着我们新时代青年理应文理兼修。以前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说“只会数理化,想想就可怕”。无论是“中国诗词大会”上理科生云集,还是各大学推行文理通识教育,抑或是新高考改革中的不分文理,都启发着我们以青春之我,修文理之识,搏复兴之夜。

  奔涌吧,全面发展的后浪。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