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异地就医最便捷的方式是“无异地”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1月04日        版次:A08    栏目:热点快评    作者:罗志华

  □罗志华

  

  今年8月,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规范基本医疗保险省内异地就医政策实现省内无异地工作的通知》,明确9月1日起,全省基本医保省内无异地政策全面实施。政策实施两个月后,记者在河北多地采访,民众普遍认为“省内无异地政策实施后,方便多了”。(11月4日长城网)

  在过去,患者只要离开参保的地区(不管是在省内其它地区还是出省)看病,不仅要垫付医疗费,过后还得拿着票据回参保地报销,报销多少心里没底,一旦出现票据资料不全或丢失现象,还得来回折腾。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化解这道难题的紧迫性也日益增加。

  近几年,异地看病的便捷程度越来越高。先省内、后跨省,先住院、后门诊……异地看病直接结算政策已在全国各地分步骤落地。前不久,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0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住院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44413家,国家平台有效备案人数771万人。全年住院跨省异地就医585万人次,其中跨省直接结算300.23万人次,跨省直接结算医疗费用742.80亿元,基金支付438.73亿元。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异地看病政策改革,已取得了丰硕成果。

  但也要看到,异地看病政策再好,便捷程度再高,只要存在“异地”和“本地”之分,仍然会存在麻烦与困扰。比如,虽然当前异地看病便捷程度已今非昔比,可毕竟还要事先备案,一旦忘记备案或备案不成功,就会影响报销福利。再如,当前异地看病直接结算实施定点制,很多异地农民工习惯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但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因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原因,难以获得异地看病直接结算的定点资格,这项便民政策仍然面临“最后一公里”的梗阻。

  异地便捷就医的最彻底方式,是消除“异地”与“本地”之分。河北省制定省内无异地政策,取消所有省内异地就医备案等做法,有望拆除省内“异地”的政策“围墙”,让省内异地看病更加便捷。

  但要想彻底填平“异地”和“本地”之间的鸿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仅在信息技术方面,由于一些医疗机构没有开通异地就医住院、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系统,在选择医疗机构时,河北省内的异地患者仍不能像本地患者那样自由选择医疗机构。省内尚且如此,要想跨省看病做到“无异地”,就面临更大的政策差异和技术难度。

  出台“省内无异地”政策,此首开先河之举不仅值得效仿,而且应该向“跨区域无异地”和“跨省无异地”的方向渐进式演变和提升。看病完全打破地域限制,这个理想的彼岸虽然不易抵达,但相信只要沿着正确方向持续走下去,看病的“异地”标签,就会逐渐变淡,直到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