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清华贫困生“把爱传递下去”值得赞赏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1月11日        版次:A06    栏目:来论照登    作者:江德斌

  □江德斌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近日,一篇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受到广泛关注。文中提到,他当年入学时,奖学金和助学金共计13000余元,扣除学杂费,一年可支配的资金只有6500元。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开支计划,每个月只能花400元。然而,到研究生期间,他反过来资助4名贫困生……(11月10日极目新闻)

  这位清华贫困生的“树洞”令人感动,贫困并未将其击垮,他也没有屈服命运。而且,他现身说法,将自己的个人经历和感悟,向校友们公开晒出来,劝诫学弟学妹们珍惜学校资源,学会感恩社会,完美诠释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

  在这篇文中没有卖惨、没有诉苦,用琐碎平淡却真实的文字,讲述了他的大学生活,直击每一个人的心灵。一个人没有办法选择出身,只能被动接受家庭贫困的现实,却可以坦然面对贫困,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未来的命运,创造辉煌的人生。这位清华贫困生做到了,通过个人勤奋的学习和工作,最终摆脱了贫困束缚,实现了人生的跨越,未来发展可期,可谓是一个励志典型榜样。

  而且,他并未隐瞒家庭贫困状况,坦然接受学校和社会资助,渡过最困难的两年大学生活,并心怀感恩之情,坚持把爱传递下去,从研一开始,在自己极为有限的可支配资金里,拿出非常宝贵的一部分,去资助其他贫困孩子,并立下回馈社会的宏伟志向,非常难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慈善的意义,而在自己刚走出贫困阴影,尚未富裕之时,就坚持传递爱心,靠自己去照亮他人,这是慈善的价值。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一把伞。这位清华贫困生切身体验到生活的困苦,又接受过来自社会的帮助,心中有爱,主动身体力行,去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其他人。这种行为值得夸赞,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与反思,去检讨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愿意做出一些改变。可见,这篇“树洞”已经溢出大学校园,在网络上获得广泛传播,进而产生了更大的社会价值,激起更多人的向善之心。

  大家也别忘了,清华贫困生的励志故事,并非在讴歌贫困。须知,贫困就是贫困,不值得夸耀,也无须去感激,贫困会压垮一个人、一个家庭,让人失去生活希望。

  并非所有人都能靠自己从贫困中走出来,大家或许可以从这位清华贫困生身上得到一些启迪——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去照亮更多人,让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