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以个性化表达贴近生活与内心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1月26日        版次:A11    栏目:堂上作文    作者:李嘉楠、陈芷琦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有的人认为,奋斗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的人则认为,奋斗应该有更高的境界、更广的视野、更大的格局。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学生作文】 1

  

  奋斗为家乡

  

  □李嘉楠 广州市第六中学   高一(4)班

  

  家乡,于我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那里有我太多情感的羁绊。那里有亲切的大山、热烈旷远的江水、混有水泥香味的静寂小巷,还有从小玩到大的菜园子、弟弟妹妹们的欢声笑语……在家乡的时光是我童年最快乐的日子。

  到了大城市,发现这里的一切都和家乡不一样。这儿马路车水马龙,高楼鳞次栉比,高级商店内商品琳琅满目……在大城市上学的我,逐渐习惯了这里安逸的生活,习惯了电梯、餐馆、网络电视的陪伴。我本以为人生就是如此。城市里有更好的环境、更多的机会、更广的人脉,只需要循规蹈矩,就能上个大学,再找份工作,就能当一名普通白领,奔波在昏黄的路灯下。可是我心中的牵挂从未断绝,我思念我的家乡,那里有我的回忆,有我思念的人和事。在家乡那样的小县城里,我的弟弟妹妹们,他们过得怎么样?

  于是,每个寒暑假,我总会回家乡去看一看。可每回去一次,我都发现那儿在一点点变化着:这次有不少农户搬走,有房地产公司盖新楼;下一次,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家又搬去了外地。我突然危机感越来越强,再这样下去,哪天这里已经不是我认识的家乡了。

  家乡生我育我,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地方这么简单。我对它的每一个角落都再熟悉不过,更不用说,那些看着我长大的阿公阿婆了。我害怕,害怕我的家乡和其他地方一样,被过度“现代化”:老房子拆了一幢接一幢,原来熟悉的小商户一家接一家地搬走,原来记忆中的小山头被一座座挖平然后盖起高楼。我害怕,我害怕再回去时已认不出它。我仿佛听到它的呼唤,它需要我,需要更多人去保护它、建设它。

  毕业了,不顾父母对我未来的宏大设想,我主动报名回家乡工作。回到那穷乡僻壤,只为那份牵挂。

  以前,我觉得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和一时冲动。现在,我觉得这是我人生的奋斗目标。也许是我对家乡特有的情结,我希望像“贫困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一样,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我要保护我的家乡,建设我的家乡,保护我们共同的记忆和牵挂。等同乡们哪天回去,看见儿时记忆中家乡的模样仍然没变,心里该会有多高兴啊。我建设的家乡,一定不能是千篇一律的高级城市,我更希望有浓厚的人情和乡情味道。我希望这里能永久保存着我儿时美好的回忆,因为那种记忆已深深嵌入我的灵魂。我希望家乡未来基础设施更好,生活条件更好,素质教育更好,乡亲们的生活更好。尽管我的家乡算不上极度贫困的地区,但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大家思想不够积极活跃。因此我的奋斗路,任重而道远。

  等我回来吧,我记忆深处的家乡。我将会毫不犹豫地投奔你。你也一定会绽放出欣慰的笑容来拥抱我。你将是我一生的奋斗和追求!

  

  【学生作文】 2

  

  青春之奋斗,民族之希望

  

  □陈芷琦 广州市第六中学   高一(4)班

  

  奋斗是人生的底色,是最好的青春宣言。在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青年一代担起大任,用奋斗来耕耘,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镌刻下属于青春的时代担当。

  时代给予我们的任务多而复杂,每个人都因自己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选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一路向西,有人选择去支教,有人选择扎根祖国边疆……那偏远的西部,是118名中国石油大学毕业生心之所向,他们无悔地选择到西部去。有参加西部计划、扎根西藏的马丁;有默默坚守沙漠11年,开辟油气勘探新领域的邹志鹏;有为了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而选择去西部支教的李明健……这118名石油人放弃都市的繁华,来到祖国最需要他们的西部,把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联,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之花,用奋斗来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努力为祖国建功立业。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有人奔赴西部,也有人在世界舞台发光发热。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们奋力拼搏,披荆斩棘,为祖国赢得了许多荣耀,不少90后、00后都为中国拿下了多枚金牌。

  就读于清华大学的杨倩在女子气步枪10米决赛中拿下了本届奥运会中国首金。很多人说她“趁着暑假来拿了个金牌”,而这离不开她之前日复一日的训练。这样的成就是她自己奋斗出来的;年仅14岁就拿下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全红婵,她的动作是那么的完美,获得多个满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记者问她:“你是怎么能做到3个满分的?”“练呗。”红婵妹妹只回答了两个字,足以告诉我们什么令她获得成功——奋斗。她内心那个更远大的目标、更高远的梦想正是在她矢志不渝的奋斗中开花、结果。还有很多像她这样的健儿们,坚定内心“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勇气和信念,接过历史接力棒,用奋斗书写着无悔青春,为祖国赢得荣耀。

  初心熠熠,使命昭昭。在新时代,奋斗的青春旋律回荡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钟芳蓉以全省第四的好成绩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努力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研究生毕业的黄文秀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为脱贫攻坚奉献自我……各行各业的青年把理想和抱负熔铸于脚踏实地的奋斗中,中华民族独有的自强不息奋斗精神一直在激励青年一辈。路途漫漫唯有奋斗,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中国青年将用汗水、用智慧书写人生价值,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教师点评

  

  记住乡愁,留住回忆,不忘来时的路。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家乡建设,助力美丽乡村。李嘉楠同学的文章扎根于深刻的现实,虚构了一位学子的心路历程,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代青年的人生思考。

  这一选材和立意角度,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写作眼光。超越年龄认知界限的虚构作品,最容易出现的毛病是情节的浮夸和表达的造作。然而在这篇作品中,我却读出了一种“真”——纯真的心愿、真切的情感。作品的表达娓娓动听,如冬日暖阳,温暖熨帖。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读到这样的应试记叙文时也有一种久违的感动。

  如果说李嘉楠的作品关注的是自我内心世界,那么陈芷琦的作品关注的则是他人的客观世界。这个世界也是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常见领域,这个领域以理性见长。就一位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而言,这篇作品有两个优点:一是立意高,站在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的角度思考奋斗的价值,体现出作者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思想境界的提升;二是积累广,从去年的石油学子到今年的奥运健儿,体现出作者丰富的阅读积累。当然,较之于成熟的应试议论文,本文在语言上显得不够简洁,在说理上也显得平面化。然而,体现“我手写我心”的真实表达,就是值得珍惜的青春记忆。

  (广州市第六中学教师 郭子健)

  

  非师点评

  

  青春奋斗的价值,一个常见的高大上题目。同样的题目,却有不同的表达,我更赞成个人生命体验。

  李同学和陈同学的作文,应该说都符合高中优秀作文的水准。文笔通顺,层次清晰,主题突出。

  比较起来,陈同学的作文是我们常见的模式。昂扬向上,正义凛然。用报刊上的材料,说奋斗说精神境界;但相比较之下,陈同学的作文却稍嫌空泛,缺少个人生命体验,也就是个人化的表达。

  个人化表达在李同学的作文中,显得十分具体:故乡的思念,转换为对故乡的观察。最后,促使他放弃城市,回到故乡去奋斗。这种奋斗并不一定把自己的志向提到多么高的境界,但相当具体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生命体验。

  所以我以为,个人化表达才是高中作文贴近生活、贴近内心、贴近个人化的方向所在,值得倡导。

  (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教授 江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