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惟群[澳大利亚] 十六岁一到,儿子开始学车。请人教太贵,只能我教。这孩子虽说文雅,但从小手脚灵活,各项运动都好,篮球、溜冰、骑车、足球,学什么像什么。那年去内蒙古,第一次滑雪,一会儿工夫,整个滑雪场上,他成了尖子。 学车规定小时一到,就去考试。都说现在考牌难,特别年轻人,闯祸太多,卡得极严。准备让他多考几次,怎么也没想到,他一次就过了,评分还很高。 考到了牌,他想买车,我们不许。当时,他在悉尼大学读书,那里泊车很贵,不可能开车去。而平时和同学出游,完全可用我的车。我开得很少,一年也就一万公里。 为劝他别买车,替他算了笔账,养一辆车,注册、保险,加维修,轮子没动,几千澳币就已出去,不值得! 知道我们说得对,但还是委屈,迟迟疑疑半天,他问一句:“那一年以后再买好吗?等我换了绿牌后?” 我说:如需要,明天就可买;不需要,二年三年一样,还是不需要。 为让他放心,我还特地对他说:你和我如同时需车,我让你——这样的机会实在太少,一年大不了一两次,就算坐出租,也比白养辆车强太多。 他还想说什么,我说:“这事没商量,我们不是有钱人;我们可以不吝啬,但绝不能浪费。”我还告诉他:一个花钱花得不合理的人,是最蠢的人,因他浪费掉的是他为赚钱花掉的时间和心血。 他不说话了。 然而,以为已过去,却不料,一天太太对我说:“儿子还是想买辆车。” 我一听就火:“对他说得这么透,怎么还不明白?!” 太太如实道来:“儿子说,他知道我们说的都对,也知道自己傻;但他说,一人一生也就年轻一次,他实在很想在他年轻时开一辆自己喜欢的车……” 我愣了。轮到我愣了。简直是吃惊。 愣一阵,我说:“让他去买,任何时候都行,我支持!”——说得有点激动。 儿子长大了,真长大了,做梦都没想到,能说出这样的话,这么成熟! 人活着为什么?为感觉。一人一生,有价值的,也就一个感觉。我们常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听来像念叨,其实不能深入想,深入一想,悲凉透骨。人可以赢一切,赢彩票,赢官位,赢成功的事业,可谁能赢“不死”?上天太残酷:既要人死,为何又让人生?!又让生的人知道最终的结局是死?! 无论是谁,死了都一样,跟没来过没区别。不管是世界性哀悼,还是周围几个相识的活人对他的爱恨表达,满足的,只是活人自己,和他毫无关系! 什么都是假,唯一“真的”,就是活着时的五感六觉。 每个人感觉不同,追求也不同,重要的是,条件许可范围内,尽量满足感觉。感觉最实在,是活着的证明,感觉好坏,是活着的价值证明。 我们这代人,过去太苦,一分钱掰成两半用;如今不穷了,却还改不了“穷”观念,小“算计”小“精明”是有了,但大“算计”大“聪明”远远不够!为省钱,我们“自找”多少坏感觉,“错失”多少好感觉! 儿子从小喜欢汽车。他想买的那辆,已看中很久,有点像跑车,很漂亮。于是,我开始想象:他开着那车,去朋友家,大家都说车好看,说得他一脸得意。然后,一帮人涌进他的车,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一把把头发被风吹得倒直,眼都看不见了,剩下一个个亮堂堂的脑门,只听他们一伙对着天空“啊——啊——啊——”地叫……
-
即时新闻
一生也就年轻一次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2月02日
版次:A11
栏目:
作者:黄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