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三人小组”相互检查防护装备(受访者供图) |
羊城晚报记者 谭铮 实习生 梁令菲 穿防护服、上门、测温、查隔离门磁、送餐、转运人员、倾听居家隔离人员的心声……作为广州市越秀区农林街马棚岗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社区三人小组成员之一的张东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常。 时间倒回到两年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到来之时,张东伟面对更多的是街道或社区里的日常工作。然而,在与新冠肺炎疫情共存的近两年间,他和广州33904组“三人小组”的成员一样,来到了最有可能与病毒接触的前线。 这两年,这些日行万步的“三人小组”的工作有什么变化?又有哪些难忘的事?近日,记者再次走近他们。 “防控政策有更新,就得把旧的忘掉” “2020年年初疫情开始的时候,我主要在街道协助处理转运、调度等工作,后来岗位调整,我到社区居委会,正式成为了社区‘三人小组’的成员。”张东伟告诉记者,截至今年12月,在“三人小组”的岗位上,他已经工作了一年零两个月。 “我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上门服务。”作为最熟悉所在社区相关情况的人,张东伟每天会根据社区内需排查人员的情况进行“排班”,然后与组员们一起上门。他说,每次上门前,他们都会提前先核对好居民的信息,确定无误,和居民讲清楚到访的原因。“如果有邻居恰好看见我们,我们也会和他们解释清楚,请周边的居民不要紧张。” 从2020年到2021年,随着疫情防控工作逐步走向常态化,“三人小组”无论是防护装备还是防控措施都有所调整。“可以说更精准、更细致了。” 张东伟告诉记者,因为在一线工作的关系,他们可以说是对每一次疫情防控政策变化最了解的人。从口罩要分级别、到不同距离与不同对象接触采取不同级别的防护措施;从只针对重点地区来穗人员的管控措施,到进一步细分为针对重点地区所在小区、乡镇、县(区)、地级市、省的来穗人员分别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三人小组”的“工作手册”不断细化。“可能有些地区的风险等级升级了,相关隔离人员的防控等级就会调整,我们也需要上门一一和居民‘科普’。”张东伟坦言,“如果现在要我回忆每一次防控政策的改变具体在哪些地方,我可能没法说出变化。因为每次更新了要求以后,为了避免记忆混淆,我都会尽力记住新的内容,而把旧的内容忘掉,一切根据最新的准则来执行。” “居民理解的瞬间,让我觉得付出值得” 2020年伊始,农林街道办事处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宏就加入了“三人小组”的队伍当中。采访当天,她刚刚从一户居家隔离对象家中完成工作,赶回街道的党群服务中心。 刘宏介绍说,她所在的“三人小组”是从闭环转运的那一刻起就接手相关隔离人员的工作,如设置运送路线、上门核酸采样、统筹跟进不同社区“三人小组”的后续工作。“因为每个隔离人员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每个隔离人员都有自己的档案。我们根据他们的隔离起始时间、风险区域等进行个性化的安排。在车程的安排上,我们也要考虑如何设置合理的路线,保证又快又准确地完成工作。” “三人小组”的手中有一张表,表上记录着当天需要走访的隔离人员的信息,刘宏说:“除了熟悉他们的情况,我们也要在手机里时刻关注全国各地的疫情。一旦有地区调整风险等级,我们就要调整。需要关注的地区甚至细化到某市某区的某个小区。” 在与隔离人员不断沟通的过程中,“三人小组”的成员也成为了隔离人员在家人之外、最亲近的人。“除了极个别年纪太大、无法顺利使用智能手机的隔离人员外,每一个接触过的隔离人员,我们几乎都有对方的微信。”刘宏笑着说,“工作微信号,快被‘加爆’了。我们也是24小时待机的状态,只要有人找我们,无论几点,我们都会立即回复。” 张东伟告诉记者,由于与居家隔离人员联系密切,隔离人员也会提出一些需求。他就曾遇到有隔离人员心情不好,大半夜还和他煲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粥”;还有隔离人员想在家里煲汤,请他们帮忙买点汤料的需求等。一人一档的建立,让“三人小组”的成员,更加清晰了解每一隔离对象的需求。 越秀区农林街道办事处公共服务办主任杨艺瑜表示,有时候一个居民理解的瞬间,一张贴在房门外的手绘感谢卡,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在这当中,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来自深处的情感连接,看到属于大城市里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