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教育应成为社会变革中应对风险常态的稳定器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1月06日        版次:A08    栏目:    作者:张新标、汤小静

  □张新标 汤小静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建党百年的关键历史节点,回顾百年奋斗历程,总结重大历史经验,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力量。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肆虐,自然灾害、不同领域的安全事故频发,风险已呈常态化。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始终把教育放在“两个大局”中考量,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重新审思教育与人、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通过教育深度变革,寻求应对风险、求新求变的更多智慧方案,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提升应对风险常态的教育反思。疫情全球化的过程,也悄然伴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大变局”的开始,人类进入风险社会已呈常态化趋势。风险不仅是自然和社会意义上的,同时也是文化意义上的。现代性语境下的风险,不仅体现为陷入空间、时间和社会不可预测性的一种社会秩序,更体现为横向分布、无结构状态的一种文化现象。全球化和工业化主导下的教育,知识生产与传播呈现碎片化和功利化趋势,引致劳动异化,也引发了由此伴生的各种或隐或显的风险。恩格斯警告世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只有尊重生命、维护自然和谐、恪守公序良俗,维持“适度技术”,人类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的破坏水平,才能够持久地创造和维持美好生活。应不断启迪受教育者对现代化及其风险的反思,反思教育与人、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反思何种现代化才是真正想要的现代化,重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性思考,重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为全人类创造和维持美好生活提供永续动力。

  夯实应对风险常态的教育基础。教育应更具成长性、预见性和前瞻性,成为社会变革中应对风险常态的稳定器和安全阀。结合正在变革中的当代世界及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教育应积极主动求变、应变,以持续不断的关怀与警惕,打破学科畛域,总结人类历史经验,从中把握规律,拓展教育应对风险的想象,多维度开掘风险知识资源,将生命教育、公共卫生、疾疫防治、风险防范等内容列入正式的学科课程与教学实践,提供更多风险公共知识与文化产品,培育公众的风险认知、预判和应对意识,提升公众理性的集体共识与行动。着眼于受教育者健康生命与健全人格的养成,通过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培育受教育者主体责任意识,帮助受教育者多角度、多层次、身临其境地体会生活中尤其是风险常态下的伦理情境与困境,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在应对风险常态、维持和巩固社会正常秩序的过程中,完成人生意义的自我建构。发挥教育生产知识、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职能,建立教育与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强化风险应对与处置的人才培养与储备,提升风险应对的公共自觉,实现风险应对与处置的行动范式转换,进而实现教育治理能力的迭代提升。与此同时,将风险应对的经验、教训与故事转化为教育资源,增进对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历史认同、现实认同和情感认同,为社会团结、进步凝聚更多积极能量。

  推动构建美好生活的教育变革。美好生活是人对生命与人性向善的遵循,是一种理性的生活状态与秩序期许,教育的使命即是面向美好生活的人性化实践。风险常态下,应转变教育理念,通过教育深层变革,发挥教育对人的再生产功能,激发人的主体自觉,从关注知识运用转入关注受教育者的内部生命状态,复归对人作为价值主体而非知识工具的强调,着眼于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将人的进步规律与社会发展的理性在教育理念中结合起来,以教育的手段展开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关照,让受教育者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以美好的精神内涵赋予整个生活世界以主体的尊严与价值。开放公共文化资源为教育服务,使教育现代化与学习型社会有机融合,赋予受教育者更大的选择和自由发展空间,实现教育的整体性、灵活性、可选择性。

  加强应对风险常态的教育合作。人类正以从未经历过的广度和深度进入“风险社会”,教育应当承担更多凝聚、团结人类社会合作力量的责任。风险已呈常态化,且已溢出技术和制度范围,未来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社会秩序的不稳定性会增加,社会矛盾和冲突可能以不同形式、不同出口成为风险的“引爆点”,风险对人类生活形态、技术形态的重塑值得引起更大的警惕与重视,新世界的安全将取决于合作而非维持力量均衡。强化教育内部诸要素、关系之间的合作,超越种族、阶层、性别、文化等的隔阂,重温并激活人文教育传统,使那些永恒闪耀于人类心灵的智慧,转化为当下鲜活的教育经验,使人不再沉迷于效率和标准对自身的量化,而得以体验生命意义的真实。主动回应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超越人口、地理、资源、生态与宗教的区隔和界限,展开教育的全球合作,唤醒受教育者的人类本性及作为全球公民的责任意识,培育受教育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必需的主流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共享信息、协力生产和分配知识与教育资源,从而有效抵御和化解各种风险。  

  (作者分别系广州航海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广东药科大学讲师、教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