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如何提升“双减”课后服务质量?

委员建议:不由第三方机构“唱主角”,制定质量评价体系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1月25日        版次:A05G    栏目:热话题·双减    作者:蒋隽

  羊城晚报记者 蒋隽

  

  “双减”后学校提供课后服务。周一至周五每天至少2小时的课外服务,占学生全部在校时间的1/5强,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强健体魄、涵养审美、素养科学、精修一技之长的成效。如何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多位市政协委员认为,素质拓展课程不应任由第三方机构“唱主角”,建议制定质量评价体系,对课后服务准入、过程、结果进行评估。

  

  记者调查

  

  课程结构性不足 蜻蜓点水效果难评估

  

  课后服务分为基础托管和素质拓展,半年来,不少学生作业、兴趣班校内搞定,家长不用吼作业、送补习了,全家轻松。但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美中不足的是,一些课后服务素质拓展课程结构性不足。

  “学校只有篮球、羽毛球、绘画等十几种常规课程,没有人工智能、编程等科技类课程可选择。”一小学家长告诉记者,该校是新学校,学校主要精力在教师培训、教学提升方面,课后拓展课程,只能停留在有没有的层面,还难以兼顾丰富多样。而且,有的区或学校,突出打造某些素质教育特色,刻意引导学生和家长,集中选择某些拓展课程,忽略了孩子兴趣爱好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校内拓展课程,通常都是一周一次课,一学期15次课,频率太低只能体验式的“蜻蜓点水”,难以学精学好。

  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是素质教育热点,不少学校都引入机构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教学效果让家长们困惑。记者发现,科创课程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沦为科学手工课,发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电子元件,在老师指导下拼凑一个玩具,生生把科技课上成了“说明书”课。另一种是打着“尊重保护孩子想象力”大旗,乱做一气,没有教学成果呈现,或作品没有任何功能性。几节课下来,孩子、家长都兴趣缺乏,续报率低,原班级只能再招新生,难以保持稳定的生源进入更高难度阶段课程,陷入低水平循环。而且,科技类课程的效果也很难评估,科学思维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数据指标,绝大多数家长也没有判断能力。

  

  机构平台供课 易异化为分包模式

  

  由于学校教师人数和精力有限,广州大多数中小学校由校内教师主要负责基础托管,引入校外第三方机构开设素质拓展课程。也就是说,第三方机构是课后服务“主力军”。

  记者调查发现,学校引入第三方机构的主要模式为:学校引入“资源集合平台”,由平台代为采购社会上多家培训机构“供应商”提供的课程,“攒”成学生们课后服务的“整机”课程包。作为“攒机”方,平台则负责售后“三包”,学校不用直接面对海量的社会培训机构。课程包“攒”得好如虎添翼,学生综合水平“磨上快刀”;“攒”得差却如老牛拖破车,学生上课变成“磨洋工”。

  平台集成资源的课后服务模式,对平台监督、准入和淘汰机制,管理水平有很高要求。广州3000多家中小学,如果平台实力弱、管控差、要求不严格,可能出现机构竞争不充分、滥竽充数、优者不得进劣者不淘汰、分包、转包、拼凑课程等情况。

  

  老师流动性大 水平全靠机构把关

  

  广州市面上有几百家素质教育机构,基本都是“小而散”,几十人已可算中等规模,教师雇佣大多采取“专职+兼职”模式。教师水平基本上全靠机构把关,暂无硬性、具体量化标准。各机构师资水平不一,有些老师培训三五次就“速成”上岗,不少老师未持有教师资格证。老师兼职炒更(粤语,指在本职工作外业余挣外快)、流动性大,提升专业水平主要靠“自修”。

  教师专业认证遭遇领域繁杂、无具体规定等障碍。素质教育涉及体育运动、文化艺术、科技创新等纷杂领域,项目数以百计。可关于素质教育执教门槛,基本只能靠机构“摸着良心”自行把关。去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相关人员须具备相应职业(专业)能力证明,但不同的教学领域分别应该具备什么职业(专业)能力证明,通知并没有清晰界定。

  

  委员建议

  

  制定课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市政协委员、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校长柯中明:课后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参加校外培训的家庭经济负担。但从学校管理和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角度来看,基础托管和素质课程质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有参与方共同努力。

  基础托管在“管”上下功夫过多,忽略了“托”的功能;素质课程形式轰轰烈烈,但是课程内容和课程质量良莠不齐,缺乏对提供课程的适应性研究,缺乏对孩子的针对性关注,更加缺乏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有时候,第三方机构的组织人员连基本的学生课堂纪律都管不住,怎能有好的课后服务质量?

  课后服务完全交由第三方来完成,是一种校内课后服务主体错位的方式,既然错位,质量就自然无法保障。校内课后托管发生在校园内,应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提高质量的根本路径,是在不增加校内教师工作负担,甚至是减轻教师负担的情况下,把校内教师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而不是任由第三方机构来“唱主角”。因此,应该以学校为主体,吸纳家长、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和第三方机构一起组成质量监管组织,制定一个课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准入、过程、结果评估。也就是由课后服务的对象来评估,且根据科学的制度来评估。

  

  建立市级课后服务机构监管平台

  

  市政协委员、广州市英东中学校长胡国胜: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充分的调研,明确学生和家长课后服务项目的需求,支持学校对课后服务课程的学习时间进行整体规划,适当增加需求项目的频率。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课后服务课程体系设计和建设评价机制,供所属学校参考。

  采取“请进来”的方式,推选一批热爱教育事业的科技人才和科学家、民间艺人和非遗艺人、退役运动员、舞蹈或戏剧演员等参与课后服务,提高课后服务效果。

  建立市级的课后服务机构监管平台,加强对课后服务教师专业资质的审核。

  

  建立优胜劣汰机制

  

  市政协委员、增城区政协副主席邓静红: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课后托管服务机构的管理,在遴选机构资质、课程质量、师资队伍、教学管理、评估监管等方面明确要求,规范指引。

  学校要严把机构入门关,组织家委会、教师、行政人员、学生代表对机构和课程进行遴选和筛查。

  研制对第三方机构课后托管服务的科学考评方法,学生、家长、学校多元主体考评,建立优胜劣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