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岁朝图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2月17日        版次:A13    栏目:    作者:朵拉

  

  □朵拉[马来西亚]

  

  春节期间,因为疫情很少出门,宅在家里无所事事,有的人开始学书法、学画画、学唱歌。专注于艺术创作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疗愈的效果。春节时画的中国画,叫《岁朝图》,又称《清供图》。

  岁朝就是大年初一。中国人在春节首日,以鲜花、蔬果、文玩供于桌上,春意盎然,并求新年行好运,古人称“岁朝清供”。唐朝有人开始将清供物品入画。到了宋朝,爱好书画的风雅皇帝宋徽宗每逢春节,就下令画师们描画冬季不能见到的花卉禽鸟,陈列宫中,以供赏玩,也增添岁朝的喜庆氛围。现存最早的《岁朝图》是北宋赵昌作品,颜色瑰丽绚烂,充满节日喜气,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岁朝图》真正流行是在明清时期,一直流传到现代。图画的吉祥物也从大至各种文房器物,如砚台、古琴、雅石、古画、石刻、钟鼎等,到小件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炮竹、蔬果等。由于是应景题材,寓意与谐音吉祥的瓜果花卉都成热门题材。以新春绽放的梅花和山茶花,插在瓶里,取“新春平安”或“花开平安”之意。柿子和造型像如意的灵芝则寓喻“事事如意”,画里要是有白菜,即是“百财”的意思。石榴喻“多子”,佛手柑谐音为“福”,再加上几颗寿桃,画好题字即是“多子、多福、多寿”。明代的文人以宋人为典范,追求雅致的生活情趣,看重书斋陈设,尤其讲究文人优雅秀气,清玩之风有增无减,因此书斋清供颇为盛行。春节时把生活中情调的追求入了画,成为岁朝清供图的主题,和当时受人欢迎的《四君子图》《岁寒三友图》并列,为文人画的固定图式。

  宋代画院的宫廷画师每年都要向皇帝恭贺新春,大臣们也是《岁朝图》高手。流传到清朝,清代皇帝甚至为绘《岁朝图》举行仪式,亲自下笔绘图。清代皇帝不是汉人,却不排斥汉文化。受到汉文化影响,新年开笔的传统始于康熙,乾隆则把元旦开笔作为制度确立下来。在新年伊始的除夕子时,算准了新岁、新月、新日、新时,亲手握笔,书写天下新年第一笔,当然先写“福”字,然后“宜春迓祥”“一年康泰”等吉祥语,书法写好,皇帝高兴起来,还要画画。

  乾隆皇帝御笔绘制的《岁朝图》听说有数十幅,现在收藏在故宫的有六幅,其中一幅还是70岁那年画的。光绪皇帝也有一幅绢本设色的《岁朝清供图》。皇帝的影响力比谁都大,民间画岁朝图的画家益发受鼓舞。

  岁首迎新的岁朝画,来到清末民初,更多了淳朴民风和清新气息。表达“岁岁平安”,选稻穗、花瓶或苹果;期盼来年富贵荣华,用牡丹、芙蓉、桂花来表达;“多子多孙”除了石榴,还有葡萄、葫芦、莲蓬都很受欢迎。

  除了蔬果,动物也是《岁朝图》的主角之一。公鸡、喜鹊、白头翁、蝙蝠、鹌鹑等,都有相应的民俗文化内涵。最常见的鸡,音喻吉祥,又有功名富贵之意,传统花鸟画中,鸡经常被赋予五德的意涵,五德即“文、武、勇、仁、信”。而公鸡的鸡冠与鸡冠花的组合,表达出“官(冠)上加官(冠)”,所以鸡的形象在《岁朝图》成最受欢迎的动物。

  喜鹊和梅花经常一起出现,题“喜上眉梢”;白头翁无论一只或一双,都有长寿和白头之意;鹌鹑是“安居乐业”。至于明代最著名的《岁朝图》,也是皇帝的作品,明宪宗画手执如意的钟馗和飞舞而来的蝙蝠,意为“迎春接福”或“福来”及“福从天降”。明宪宗朱见深在画上题诗:“一脉春回暖气随,风云万里值明时。图画今日来佳兆,如意年年百事宜。”

  茶和酒,既是生活闲适富裕的体现,也是节日不可缺的物品。尤其“酒”与“久”同音,可以是寿命,也可与友情,幸福的天长地久相关。

  教课时学生听我说《岁朝图》《清供图》,目瞪口呆,这完全在他们的知识范围之外。南洋人学水墨画,吃亏在周遭没有中华文化的环境,别说文房四宝等书画用品找不到,连参考书也要从中国进口。因此,决定在中国画技法教学中加入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课程,《岁朝图》便是春节到来时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