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川 |
叶桂平 |
文/澳门日报记者 牛寅虎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举行期间,不少澳门学者对会议中提及的纵深推进“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持续释放战略叠加效应等内容予以关注。记者就此采访了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的相关专家,他们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地区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回答。 大湾区发展离不开创新与人才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教授表示,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和创新载体,应当加快推进粤港澳三地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以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高层次深度融合。 庞川认为,创新始终是大湾区发展的源动力。大湾区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大湾区的成功与否,在于能否做到“以制度创新突破壁垒,以技术创新引领发展”。如何在粤港澳三地不同的法律下,推进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进而做到“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技术创新方面,如何把港澳的科研优势和科研成果,与广东的强大制造力相结合,迸发出巨大的技术引领效应,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庞川坦言,广东省已经在高校建设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但高校建设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见到成效。而香港和澳门的高校,集聚了众多国际化的高端人才和科研平台。促进港澳高校与广东高校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以及港澳高校与广东企业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对接,对于通过技术创新引领大湾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创新是大湾区发展的源动力,人才则是创新的源头。庞川指出,对于大湾区来说,要重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培养、吸引各类人才,二是如何促进人才在粤港澳之间流动。他建议,以两个合作区的建设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深度参与,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应该以更开放的姿态面向全球吸引人才。这当中,可以充分利用港澳的高校、企业等平台,更好地发挥港澳的窗口作用。 从横琴着手谋澳门未来五年发展 澳门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桂平表示,过去五年国家出台的多项重大政策利好,为广东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澳门亦齐头并进,通过粤澳区域协同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叶桂平建议,未来五年,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澳门主要可以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建设着手,围绕“四个新”战略定位、“四个新”重点任务,联合广东健全完善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体制,发展数字经济,将合作区打造成为湾区建设的前沿,以及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一国两制”优势的区域开发示范,协同构建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形成一批新增长极,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叶桂平也提到,由于“一国两制”下不同法律体系的差异性,区域之间的合作需要融合,但同时也具备互补优势,对此,可考虑争取从国家立法层面,或用好中央赋予的清单式申请授权政策,赋予合作区更大的改革创新自主权,进行一套新的规则创制,抓好合作区条例立法工作,加快民商事规则衔接、职业资格互认、标准对接等各领域进展,以及做好跨境通关分线管理、市场准入、财税优惠、金融支持、人才集聚、社保体系等政策配套,以“软硬联通”促进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营造趋同澳门的宜居宜业生活环境,服务于区域深度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叶桂平称,澳门与珠海可联动发挥各自优势,加快探索科创走廊建设合作模式,利用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吸引高端科技人才集聚,吸引更多科创资源落户,加强产学研合作,相关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则可落地东莞、中山等城市,以“制造”到“智造”等创新驱动来推进整个大湾区的经济转型。同时也可以合作区为平台,创新发展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等现代金融产业,丰富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特色金融业态,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在叶桂平看来,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澳门可充分发挥政策、区位、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强化双循环支点作用,持续探索并丰富“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建设内涵,努力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好地服务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本地经济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