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以本手之心,逐妙手之境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6月15日        版次:A16    栏目:    作者:肖旖婷

  □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语文教师 肖旖婷

  

  围棋三手,虽谈棋艺,实譬人生。有本手之基,方能窥妙手之神。若无“穷十年之功”的默默沉潜,难有一鸣惊人、令人叹服的瞬间。唯有长久深自缄默,才得以声震人间。故人生如棋,道为经纬。作为生活初历者,我们应坚守本手之心,盼逐妙手之境。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立足本手,踏下人生基石,方能搭起人生妙手的高架。本手看似端整落俗,不如妙手的霎时惊艳,亦不似俗手让人扼腕,但其中交杂深藏的是笃实方能致远的生活解码器。范仲淹孜孜求学,倦怠时以凉水浇脸,饥饿时以稀粥为食,五年未解衣就枕,方成为既能下笔千言又知兵善战的文武双全人才。沈从文与纸堆和铜钱为伴二十八年,历时十五年的研究,终凭自我之力,弥补了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的缺憾空白;拜伦深耕书海,伏案执笔数个日夜,终将个人“把感情抒发在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的落败文笔,步步磨砺成堪为经典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名词。坚守本手之心,点滴积累,方可于微光里见天明,于涓涓细流中听大江大河的颠沛波澜。

  放眼当下,快速迭代的社会让我们这些生活的初历者“乱花渐欲迷人眼”,浮躁不安的心急于追求速成,人人都想跳过枯燥的本手积累,直达享有青春的“妙手”。正如依靠心灵鸡汤式授课的“网红教授”,终因基本功虚浮,跌下神坛;又如一味追求创新的中书协名人,执扫帚上阵,终落得摸爬滚打于地,但写“劣书”的丑态;再如时光流转倒退四十年,我们为经济发展牺牲过的绿水青山,终因风沙肆虐,雾霾围城才看清这一步俗手。妙手不可一蹴而就,踏实迈下静心本手的每一步,方得见妙手生花。

  葆有本手之心,但勿忘祈盼妙手之境,别出机杼方能妙手偶得。“亚洲飞人”苏炳添的破纪录壮举,是在其多次练习,赛场上做出“改变起跑方式”的大胆尝试;冰雪高台,谷爱凌在十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中,夯实基础,合理研判,勇敢挑战自我,一举夺魁;2020年延续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最快从这场阵痛中醒来,依靠着扎实的工业基础,迅速开通生产线,创新医疗设备使用,自主研发核酸检测试剂,不仅满足本国疫情,甚至支援各地。一场疫情,涤荡出真金本色,暴雨冲过,更见青松巍峨。正是因为我国注重基础产业,不事投机,创新医疗科技,方能尽显大国本色。本手之心永驻,紧握华丽质变之机,妙手终得。

  南方竹林里,青翠、坚韧、高挺的竹树亘古向上,它们在每一个等待破土的暗夜里,静心扎根,阳光雨露的滋养中,它们依靠惊人的力量,拔地而起,直冲云脉,破空裂石。每一个生活初历者的你啊,请将心放于本手,将根向下牢固,去享受每一分阳光的轻抚,每一场大风的弯折,每一点时间的沉淀,未来的妙手频出和百花繁盛终将如期而至。

  

  点评:文章典致雅丽,行文从容不迫。作者没有选择标准的现代汉语写作,而是以文言色彩浓郁的语言承载认识,这种尝试既让文章个性鲜明,也让文章和“围棋”这一材料获得了新的融合——文言和围棋同样承载着传统文化,传统思想和传统思维。四字句、六字句的大量使用让文章凸显出古典文赋的特性。范仲淹、沈从文、拜伦、苏炳添、谷爱凌等素材的引入让文章变得充实而饱满。不过,使用的大量论据和“初学者”重“本手”的题旨未能一一照应。驳论段落写得文采飞扬,力重千钧。结尾段以抒情的笔调重申观点,这是情之所至,也是写作创新。

  (点评老师: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 李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