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人生无定法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6月15日        版次:A16    栏目:    作者:黄超鹏

  □广州荔湾区作家协会 黄超鹏

  

  围棋里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

  套入文学写作中,同样适用。本手,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如业界认可的正规写作模式;妙手,出人意料的下法,即令人惊艳的写法;俗手,则是臭子,落入俗套的写法。

  本手,打好基础,可避免俗手,方得妙手。听上去很对,但在文学创作里,私认为不能依葫芦画瓢。常言道,文无定法。写作是没有所谓的模式和规范可言的。现在很多杂志和作家协会都在搞自己的文学创作班或速成班,妄想用统一培训的模式培训出作家。可好的作家不可能是学校教出来的,一流的作家往往还是依靠自己的悟性。统一的流水线能培养出作家吗?或许可以。但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作家都用一样的套路一样的模板一样的思维去创作,出来的都是所谓的“行货”,拾人牙慧,没有新意。所有学员遵守所谓的业界正规写法,久而久之,文学的圈子就会越来越小,失掉了百花齐放,只剩下一家独大,唯我独尊。不合乎那些专家学者认可的规范写法,都会被打上“俗手”的标签。

  陆游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想写出好的文章,前提当然得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再加上与众不同的灵感方能成事。写作最好的练习,其一是大量的阅读,其二是不停地试错。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很多时候,我们现在认为的经典,几十年或上百年后会被后人嘲笑为糟粕。所以,前人的所谓“本手”“妙手”绝非放之四海皆准的妙招高手。别人的妙手有时你学起来并不“就手(称心如意)”,格格不入。想得文章的妙手,最重要的,要学会放下别人的“本手”,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本手”,树立自己的风格,建立自己的规范。

  曾有棋坛新秀挑战名家名宿,新秀以业界看似“外行”大违棋理的招式开局,名家认为其“俗手”频出,可到最后却峰回路转,名家的“妙手”被对方的“俗手”杀得无招架之力。棋局玄妙如此,文章如此。延伸开去,教育亦如此,人生也应该如此。人生在学得基本的伦理道德和大是大非之后,就得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不走平常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一辈子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老老实实走前人留下的“本手”,走得再好再熟练,都是在步人后尘。只有不被世俗和他人所限,不故步自封,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独立思考,不论结果走出来的是“俗手”还是“妙手”,都好过一辈子泯于众人的“本手”。

  

  点评:随着近年来关注并试写高考作文的人越来越多,各种非议亦随之而起。与之有别,笔者倒是非常乐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一展风采。研读这类文章,我们当然不能硬套考场作文的评分标准加以评判甚至说三道四,而是可以从“局外人”的视角获得许多有益启示。本文亦为一例,独特的写作切入视角,更具个性的带有批判性的立论思维,远离“套路化”但也更为真实的行文风格……对于备考的师生来说,都很有参考价值。当然,文本个别地方亦有瑕疵,比如,首段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修改完善后与第二段合并似更为合理。

  (点评老师:广州市第六中学 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