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行探西京古道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7月27日        版次:A10    栏目:乡音    作者:会来

  □会来

  

  西京古道,是我的韶关之旅最后一站。

  当时我们七人一车,从民宿出发,沿着南水湖驶上“京港澳”高速。一路见崇山峻岭,分层相叠,云雾交织。音响里放着一首《平凡之路》,尤其贴合情境,这里的确没有大城市的车水马龙,没有鸣笛,没有嘈杂……但进入环山公路,弯道之多,十分考验司机的技术。远山深处,南水湖已渐行渐远,但仍能望见湖中有岛屿,岛上有云雾,层次分明。偏天气阴沉,虽无阳光,却十分清朗,得见此难得之景。

  到达导航所指的终点,是一个岔路口,有往南北而去的两条山路,路旁有一巨石,写“西京古道”,还有一木制站台,凌空而建。上台远望,即为南水湖风光,那是广东乳源著名八景之一,自是灵气逼人。

  又见有路碑立于古道交界处,上书“早降麒麟,右通大桥,左通北境”。我们分队而行,一上一下,一左一右。我随向下而行者同行,要沿石砌阶梯,去遭遇千年沧桑,那阶梯上青苔满布,又遇雾雨天气,行走起来难度极大。一路只见桃树丛生,叶落铺道,黄作冬泥,越走越觉古道之长,坡度之大,加上雨渐渐大了,再往下恐生变故,我们只好匆匆回程,往公路上去与另一队人马会合。忽遇一对夫妇于站台之上合影。上前询问,竟是一对美术界大家伉俪。如此缘分,让众人皆激动万分,互表探寻古道之收获,留得一句:“真心所在,哪里都是古道。”

  道谢告别,我们也与大部队会合,便原路返回。回到民宿,得老板引路,得知古道另一起点竟就在离民宿不远处。一行人又鼓起勇气,要再探古道。

  平路起道,却与梅关道路相似。到长兴街遗址,全是青石铺路,据说曾被洪水冲垮,幸得修复,昭其历史;行过长兴街,遇韩坑石景。此处经过流水冲刷,呈喀斯特地貌,有“万千石笋拔地起,森严刀剑指向天”之壮观。“韩”即指韩愈,他因被贬潮州经行此道,故此得名。再行几步,闻流水如珮,有泉水从山中流淌至山脚,一路呈瀑布状缓缓、层层而下,落差仅数米,更觉风情万种,温柔灵动;过韩坑桥,此桥为青石所拱,因跨韩坑而得名;自此往东北方向而行,又到麒麟山古道,传为南岭观音随行麒麟神兽所化。拾级而上,终于来到半山腰转角之处的会仙亭,据说此处离高灵仙洞路已不远,可闻“仙乐”,只是路途开始越发崎岖。

  再攀再转,再歇再行。一处巨大岩洞拦于眼前,腾云驾雾,若麒麟张大口,高大威严,气势非凡。一番观摩远眺,敬畏满怀,便由此下山。

  回程路上,竟然迷路,然有惊无险,一路踏石往前,游行若梦。想来所踏之处皆为古道。所谓历史,正在路上。

  

  《乡音》栏目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具有纪实性,以散文随笔为主,紧扣岭南文化。投稿请发至邮箱:hdjs@ycwb.com,以“乡音”征文为邮件主题,并请提供详细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