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恋上南沙港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8月17日        版次:A10    栏目:乡音    作者:谢显扬

    

  □谢显扬

  

  错过仰望秦汉的苍穹圆月,无缘沐浴盛唐的海上明月,也不曾投身南沙改革开放初期的激情岁月,但我们绝不容错过共赏南沙港湾的新月。

  泛珠三角的江海风流,叠加岭南山水人文的风韵,融汇滇、黔、桂、湘、赣的风情,流淌出独属珠江的人文历史。我逐浪于珠三角,踏步南沙自贸区,聆听时代交响的节拍,试图探秘这一港湾的更多故事。

  炎夏的艳阳,仿佛蓄意装点着南沙姿色,一改旧时的矜持操守,飘飘洒洒泼泻出雨季、花季的盛景。“谷雨”时而密密斜织,骤而狂暴倾盆,匆匆奔赴这场南国的约会,那是沸腾的“龙舟水”……南沙洗练的蓝天、碧水,温润的湿地、海岛、绿道,恰逢阳光透过水珠折射出绚丽彩虹的季节,热闹的沙滩上,有蛙鸣、鸟啼、人欢,如水墨丹青。这些都成为摄友邀我赴南沙抢拍彩虹的理由。

  旅游车在遮光、滤尘、消噪的绿道上穿行,满眼映入点、线、面的交错画面,匠心独运的主干道、次干道、毛细道,有生态林层叠萦绕,圈出南沙独特的绿色的立体时空,美若披上绚丽迷彩装的少女。

  许是车窗外的美景,撩动了摄友的心,他们纷纷炫耀起各自摄于千亩万顷沙的荷花照:那些袅娜盛放的荷花,似乎依旧清香四溢,招蜂惹蝶;一枝独秀的荷骨朵,从碧叶丛中探出头来,引得蜻蜓临顶,俯瞰水天一色;一泓月色下的荷韵摇曳映照,淌过曲径,泻露诗情,勾起牛郎织女心思几许……

  缤纷多彩的镜头里,还聚焦着七彩的百万葵园,那里有引种自日本、法国、荷兰、南非、美国、巴西的七色花海。那些晃悠着硕大葵盘的向日葵、激燃异国风情的薰衣草、挑起浪漫情调的郁金香……还有蓝雪花、玫瑰花、紫云牵牛、龙翅海棠,一蔟蔟、一丛丛、一片片,争奇斗艳,引万千游客留连忘返。

  我曾随摄友穿梭于南沙数次。珠江水孵化出的万千河涌溪流,孕育了南沙湿地的鲥鱼、黄鱼、鲍鱼、鳗鱼……还有各种甲壳类、贝类原生态生命,在此享受着自然进化的安逸生活。忽晴忽雨的南沙湿地,还栖息着数万只本土鸟儿,时而在云天蓝海上翱翔,时而在红树林中鸣唱,时而在湿地滩涂里嬉戏。令我难以忘怀的,是休渔期,我追随青少年脚步到渔业科技园放生的情景;是秋来霜降时,铺天盖地飞来越冬的十万只候鸟在此盘旋起落,我随摄友划船进芦苇荡、莲花池、鸟类觅食区辗转寻踪的情景……我们曾踏着共享单车,穿梭于榕荫绿道、海景长廊、原野水巷,用独特的审美视角、变幻的镜头表达,众里寻“她”千百度。我们去追寻黑翅长脚鹬、苍鹭、斑嘴鸭、白骨顶、燕鸥、花脸鸭、东方白鹳、白琵鹭、鸳鸯等候鸟,尤其是追拍珍稀濒危的黑脸琵鹭的“仙迹”,一路拾得万顷沙湿地鸟语花香乐逍遥的惊喜无数。

  从南沙明珠湾的灵山岛尖、横沥岛尖起步,我曾行过千姿百态的镂空钻石桥、葵花状拱桥、景观走廊桥,越过纵横交错的河涌水网,欣赏过桥影辉映的立体画卷,感慨过南沙自贸区雕塑的时代廊桥博览世界。我徜徉过水岸广场的吧台,品尝过松粉香浓的“新垦莲藕”,留恋过甘醇独特的“姜撞奶”,也在穿越南沙新石器时代遗址、海上丝绸之路人文商贸的人流中,追忆着南沙的旧模样,感悟着创新给这里带来的充满智慧科技的文旅风情,体验着共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能价值追求。

  我甚至情不自禁地幻想,或许在自贸区会有别样际遇——或是邂逅一位海丝路上迎送客商的原生态姑娘;或是认识一位操控着智能机器人的摩登女郎;又或是偶遇一位新时代“智造”流水线上的打工皇后……

  走过无数次,我依旧迷恋着这个充满人文智慧的港湾——南沙港。

  

  《乡音》栏目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具有纪实性,以散文随笔为主,紧扣岭南文化。投稿请发至邮箱:hdjs@ycwb.com,以“乡音”征文为邮件主题,并请提供详细个人信息。